
䃍的拼音: zhào,zhuì
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䃍(14画)
简体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石 遂音(㒸)”
繁体部首: 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DUEY 仓颉:MRTPO 郑码:GUGQ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18632
统一码:40cd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丶ノ一ノフノノノ丶
基本字义
(䃍)zhào,zhuì
1 同“ 墜 ”。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徒對切,音隊。墜本字。从土从石,會隕隊意。【說文】陊也。【爾雅·釋詁】落也。【前漢·天文志】長庚星見起兵,星䃍至地則石。
又【敘傳】薄姬䃍魏。 亦作隊。【左傳·僖二十八年】俾隊其師。【晉語】敬不隊命。
又作隧。【班固·答賔戲】厥宗亦隧。
又【字彙補】直律切,音术。隕也。
说文解字
陖也。从石㒸聲。
陖也。从石㒸聲。徒對切
(䃍)陊也。陊者、落也。䃍與隊音義同。隊者、從高隊也。廣韵曰。礧䃍、物墜也。从石㒸聲。徒對切。十五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