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温跃层,养殖水体中温跃层的出现有什么危害?
温跃层的定义 温跃层是指在水体中温度随深度急剧变化的一层水层。
在海洋、湖泊等自然水体以及一些较大面积的养殖水体中都可能出现。
在温跃层之上,水温相对较高且较为均匀;而在温跃层之下,水温则迅速降低。
例如在海洋里,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加热,温度较高,随着深度增加,到一定深度范围水温会快速下降,这个区域就是温跃层 ,其深度和厚度会因不同的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养殖水体中温跃层出现的危害 造成溶氧分层与底层缺氧 温跃层阻碍了上下层水体的交换。
上层富含溶解氧的水体难以到达下层,而下层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等消耗氧气后得不到及时补充。
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物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由于温跃层的阻隔,底层水体溶氧不断降低,容易形成缺氧环境,严重时会导致养殖生物因缺氧而浮头甚至死亡。
对于一些喜欢栖息在水体中下层的养殖品种,如某些鱼类、虾蟹类等,缺氧环境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摄食和呼吸,使其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几率。
水质恶化 底层水体缺氧会导致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它们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会产生如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养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直接造成中毒死亡。
温跃层还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盐循环受阻。
正常情况下,上下层水体交换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上层水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下沉后经分解再释放营养盐供浮游生物利用。
但温跃层形成后,这种循环被打乱,上层营养物质不能有效补充到底层,底层营养物质也难以回到上层,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破坏整个水体生态平衡。
影响养殖生物生长 温跃层导致水体环境不稳定,养殖生物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去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从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例如鱼类在不适宜的水温环境下,消化酶活性会受到影响,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
不同养殖生物对水温有一定的适宜范围要求,温跃层的出现使得水体中水温分布不均,部分区域水温可能超出养殖生物适宜范围,抑制其生长,甚至引发应激反应,降低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增加病害发生风险 温跃层造成的水体环境变化有利于一些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缺氧、水质恶化等条件为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它们大量繁殖后容易感染养殖生物,引发各种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病等。
养殖生物在应激状态下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一旦有个别养殖生物发病,由于水体环境不利于自身恢复且病原体容易扩散,很可能导致疾病在整个养殖群体中蔓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上一篇:《左传》的作者是()
- 下一篇:水泼不进(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