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光体,名词解释定义是?
同光体是晚清至民国初年的一个重要诗派。
以下从代表人物、兴起背景、创作风格特点等方面为你详细解释: 定义:“同光体”这一名称最初由陈衍在 1899 年提出,“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
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 ,“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主要指那些在同治、光绪年间,不局限于模仿盛唐诗歌风格,力求有所创新变革的一批诗人及其诗作 。
代表人物:主要分为闽派、浙派、赣派等分支。
闽派以陈宝琛、郑孝胥等为代表;浙派有沈曾植等;赣派以陈三立最为突出,号称同光体诗坛领袖,其诗宗法黄庭坚,讲究“不俗”与“活法”,力求生新瘦硬 。
兴起背景:当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传统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旧有的文化格局和文学观念受到冲击。
同时,宋诗运动在当时仍有一定影响,同光体诗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试图在诗歌创作中反映时代变化,探索新的诗歌审美和表现形式。
创作风格特点:在艺术上,同光体诗人主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相结合,注重学问、书卷气融入诗歌创作,追求诗歌的“雅正”“深微”。
他们反对肤浅、俚俗之作,强调诗歌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在取材上,既描绘个人生活经历、情感世界,也涉及社会现实、历史变迁等重大题材,展现出复杂多元的时代风貌。
- 上一篇:什么是热力学系统的强度量?什么是广延量?
- 下一篇:突触小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