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曲的修辞手法
婉曲是一种修辞手法,也叫“婉转”“委婉”。它是指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故意采用曲折、含蓄的语言来烘托暗示,让读者透过字面意思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婉曲能使表达避免直白浅露,显得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能体现说话者的修养和风度。婉曲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讳饰
这是一种出于避忌、礼貌或尊重等原因,不直接说出某些会让人感到不愉快、不吉利或敏感的事物,而用其他较为温和、含蓄的说法来替代的婉曲方式。
示例:“他走了”用来代替“他去世了”。“去世”这个词虽然比较正式,但仍带有死亡的直接意味,而“走了”这种表达更加委婉,减轻了话语中死亡带来的沉重感,更适合在日常交流或安慰他人时使用。
迂回
不直接表明观点或叙述事情,而是通过旁敲侧击、绕圈子等方式,逐步引导听众或读者领会其本意。
示例: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罗敷具体的容貌特征,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后的种种反应,侧面烘托出罗敷倾国倾城的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