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筑城阅读理解及译文
《齐王筑城》原文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②,经大行③,接轩辕④,下武关⑤,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⑥,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⑦,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
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 。
即墨: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 。
大行(háng):即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
轩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 。
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南县西北。
踣(bó) :跌倒 。
应候:顺应时令 。
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示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岁苦支备(每年)
虽有少劳(稍微,略微 )
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隐患 )
臣怪之(对……感到奇怪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译文: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译文:老百姓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可以 )
译文
齐王一天上早朝,他看着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墙,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轩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城墙,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老天唱着哀歌。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低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城墙,等到城墙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 上一篇:沙扬娜拉诗词徐志摩
- 下一篇:动物观察日记(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