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范文3篇)
《小熊的尾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熊的尾巴》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故事围绕小熊羡慕别人的尾巴,通过魔法拥有了不同动物的尾巴,最后又发现自己原来的尾巴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一情节展开。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的画面,向幼儿传达了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重要道理。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这个故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对自我形象有了初步的认知。然而,在面对同伴之间的差异时,可能会出现羡慕他人、否定自己的情况。因此,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能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倾听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幼儿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体验小熊从羡慕到喜欢自己尾巴的心理转变。
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熊为什么想要换尾巴以及最后为什么又喜欢自己的尾巴。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接纳和喜欢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五、说教法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展示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引导法: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情节、角色的心理等,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对故事的理解。
六、说学法
观察学习法: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动画,获取信息,理解故事内容。
讨论交流法:在小组或集体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习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体验学习法: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七、说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出示小熊的图片,提问幼儿:“这是谁呀?小熊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引起幼儿对小熊尾巴的关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讲述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如:“小熊看到小兔子的尾巴,心里是怎么想的?”“小熊换上猴子的尾巴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如小熊和魔法师的对话、小熊和其他小动物的对话等。通过模仿角色的语气和表情,加深幼儿对对话的理解和记忆。
深入讨论,体会情感
组织幼儿讨论:“小熊为什么一开始想要换尾巴?后来为什么又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呢?”引导幼儿思考小熊的情感变化,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问幼儿:“你有没有羡慕过别人的东西?后来是怎么想的?”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将故事中的道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角色扮演,巩固提升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幼儿进一步体验角色的情感,锻炼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表演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强化对故事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
总结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总结故事所传达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八、说板书设计
小熊的尾巴
换尾巴:兔子 短→猴子 长→松鼠 蓬松
喜欢自己的尾巴:适合自己
接纳自己 喜欢自己
《月亮的味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绘本故事。故事讲述了一群小动物们为了尝尝月亮的味道,叠罗汉爬到山顶去够月亮的奇妙经历。它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文字,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正处于想象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经验,但在合作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月亮的味道》这个故事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能用丰富的词汇描述画面中的角色和场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想象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幼儿在模拟合作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提高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故事中动物们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动物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的过程。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并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体会动物们的合作精神,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合作。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五、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故事相关的情境,如布置一个夜晚星空的场景,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增强幼儿的代入感。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游戏教学法:组织与故事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模拟叠罗汉够月亮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六、说学法
自主观察法:幼儿自主观察绘本画面,发现细节,获取信息,培养观察力。
想象创造法: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合作体验法:通过参与合作游戏,幼儿亲身体验合作的过程和乐趣,提高合作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创设夜晚的情境,播放轻柔的音乐,展示星空图片,提问幼儿:“你们看,夜晚的天空中有什么?月亮看起来像什么?你们想不想尝尝月亮的味道?”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
讲述故事,观察画面
教师逐页展示绘本画面,讲述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动物的表情、动作,提问:“小海龟看到月亮后,它是怎么想的?”“其他动物是怎么加入叠罗汉队伍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深入讨论,体会合作
组织幼儿讨论:“动物们是怎样够到月亮的?如果没有大家一起合作,能成功吗?”引导幼儿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经历,加深对合作的理解。
游戏体验,巩固认知
开展“叠罗汉够月亮”的游戏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叠罗汉,尝试够到悬挂在高处的“月亮”(可用气球代替)。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如相互配合、保持平衡等。游戏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游戏感受,强化对合作的体验。
总结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总结动物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
八、说板书设计
月亮的味道
小海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猴子→老鼠
叠罗汉 合作
探索 成功
《逃家小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逃家小兔》是一部经典的绘本故事,以一只小兔子和妈妈之间充满爱意的追逐游戏为主线,展现了母爱的无私与深沉。故事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温馨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对亲情的认知和表达。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已经对家庭和亲情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他们渴望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但在表达方式上可能还不够丰富。《逃家小兔》这个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母爱的内涵,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兔子为了逃跑变成了哪些东西,妈妈又是如何找到它的。
学习用“如果……就……”的句式进行仿编,提高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绘本、倾听故事、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幼儿在仿编活动中,发挥想象力,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故事中妈妈对小兔子无微不至的爱,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妈妈对小兔子的爱。
学习用“如果……就……”的句式进行仿编。
教学难点
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并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引导幼儿在仿编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出合理、有趣的内容。
五、说教法
阅读教学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绘本,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感。
启发提问法: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小兔子为什么要逃跑?妈妈为什么总能找到它?”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故事的内涵。
示范仿编法:教师先进行示范仿编,展示如何运用“如果……就……”的句式,为幼儿提供仿编的思路和方法。
六、说学法
倾听理解法:幼儿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想象仿编法: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仿编,培养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体验法:通过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幼儿将自己的情感与故事角色相联系,体会母爱的珍贵。
七、说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如果你们离开家,妈妈会怎么做?”引发幼儿对妈妈的思念和对母爱的回忆,从而引出故事《逃家小兔》。
讲述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同时展示绘本画面。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如:“小兔子说要变成什么逃走?妈妈是怎么回应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妈妈和小兔子的表情、动作,感受它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学习句式,进行仿编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中妈妈和小兔子的对话,引导幼儿发现“如果……就……”的句式。
教师进行示范仿编,如“如果小兔子说要变成小鱼游得远远的,妈妈就说我要变成捕鱼的人,用鱼竿把你钓上来。”然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仿编。可以先让幼儿在小组内交流,再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仿编内容。
情感讨论,表达爱意
组织幼儿讨论:“妈妈为什么要一直跟着小兔子?你从故事中感受到了妈妈怎样的爱?”引导幼儿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或者打算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给妈妈一个拥抱、为妈妈画一幅画等。
总结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和仿编的成果,再次强调母爱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八、说板书设计
逃家小兔
小兔子 妈妈
变:鱼 捕鱼人
鸟 树
花 园丁
……
如果……就……
母爱 表达爱
- 上一篇:教育名著读后感(范文3篇)
- 下一篇:开学第一课英语教案(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