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晚上生小鱼吗,孔雀鱼生小鱼前兆
孔雀鱼是会在半夜生小鱼的;
孔雀鱼到了临产阶段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征兆,有以下几种:
1、 肚子足够大
许多渔友自己拿捏不准,给我发来母鱼的照片,让我给看看母鱼是否快了。有些渔友把腹部稍有隆起的母鱼就给隔离了,这样不行,革命尚未成功,还要让公鱼继续努力。这时还不可以单独饲养,隔离的过早不利于小鱼迅速成型,生产周期会变长,也许会2个月一窝,甚至更久,即使生了,数量也不会太多的。
其实母鱼给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肚子大,超大,像个皮球,感觉都快要爆了,从前方观察,如果肚皮撑开的很圆,表明就离临产不远了。
2、 胎斑明显
胎斑指的是母鱼腹部临近肛门处,臀鳍的上部那块黑色或者褐色的区域。善于观察的渔友会发现,这个位置的颜色从浅到深,胎斑也会从小变大。当母鱼怀孕时间较长时,胎斑的颜色会越来越重。野生色的母鱼胎斑会变黑,白子体的胎斑呈深褐色,有时还能看到小鱼的眼睛。对于一些玻璃体的品种来说,就更容易观察了,通过拍照放大后,可以完全可见小鱼的鱼形,那么你就离收获不远了。
3、 肛门有凸起
母鱼在不到生产的时候,肛门处是平滑的。每当母鱼临产前,会出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肛门略有凸起,这个表现是需要养殖爱好者对母鱼多次的仔细观察才能掌握的经验。凸起有的很明显,有的还不是特别突出,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需要和平时的时候作对比才能看出来的。往往母鱼的肛门处出现了此种表现,那么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4、 母鱼躁动不安
母鱼在临产的时候,由于腹部的阵痛往往会出现躁动不安,出现上蹿下跳,不爱吃食或者攻击其他追逐它的公鱼等现象。有些母鱼同时还会出现脱离群体,扎在缸角儿,自己待产。不过生产多次的母鱼,躁动不安的几率会变小,不管其他鱼是否在它身边围绕,该吃吃,该生就生,吃饭生孩子两不耽误。
孔雀鱼生活习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
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值7.2-7.4的水质,也能适应中性质。吃浮游动物,小昆虫和碎屑。主要吃昆虫,包括蠓科昆虫、摇蚊、家蚊、双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
有些孔雀鱼会在晚上生小鱼,生完小鱼的孔雀鱼会排出胎水物质,迅速污染水质,所以需要先隔离小鱼,然后给孔雀鱼换水,用滴流方式换一半水就行。同事孔雀鱼生产完后营养会大量流失,所以需要及时给它喂食,以补充营养。
饲养孔雀鱼的其他注意事项
之所以列为其他注意事项,是因为它不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点,而是零碎的,大家平时容易忽略的,根据经验给大家整理出来的,为了方便阅读,我同样是分点列出。
1、孔雀鱼是热带鱼,所以水温最好控制在20度以上,低于15度状态开始急剧下降,低于10度出现生命危险。
2、尽量别用隔离盒饲养母鱼,一时空间不够拿来困一下,临时养个1-2天没问题,而如果时间长了对母鱼的身心健康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如果母鱼在隔离盒里生小鱼,小鱼也建议别养在隔离盒,因为那么容易得针尾,最后全部阵亡,根本原因是水体太小了,活动空间也小。
3、可以和同体型的一些比较温顺的热带鱼混养,比如玛丽鱼,米奇鱼,灯鱼,斑马鱼等等,而一些有攻击倾向的鱼就不要和孔雀鱼混养了,例如虎皮鱼,斗鱼。
4、准备好鱼缸要养孔雀鱼之前,先放自来水,再开着过滤空缸运行7天,用手指摸摸鱼缸内壁,如果有滑滑的手感再放鱼,这样你饲养成功的可能行会大很多。
5、孔雀鱼食量不大,成年鱼(2个月就成年)可以1天喂1次,鱼苗1天可以3次,少吃多餐的原则。开养的时候,水有点浑浊是正常的,别频繁换水,头一个月最后稳定别换水,或者少换水,之后每周换1次,每次换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即可。
- 上一篇:猫能吃辣吗 猫咪吃了辣的东西怎么处理
- 下一篇:猫抓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