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湿气太重如何调理?
体内湿气重会出现头发油腻的现象,并且还会出现皮肤长斑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眼袋及肥胖的问题,身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四肢乏力,而且会出现精神萎靡的现象,经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身体湿气重会出现那些症状
1、睡不够、精神萎靡
即使睡足了6~8个小时,早上醒来后仍然觉得很困倦、头昏、四肢沉重、不愿起床,甚至觉得头上有东西裹着、包着,让人提不起精神,完全不想动弹,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一大表现。
2、皮肤油腻
湿气重的人,脸上会出很多油,皮肤发黄,还会长青春痘,严重时还会局部发炎瘙痒,起疹等。
3、舌苔黄中带腻
健康舌头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若舌苔黄中带腻,则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严重。
4、关节酸痛
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5、消化不良
湿邪困扰脾脏,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6、肥胖水肿
湿气重时,女人的小肚子会显得肿大,而里面并不是脂肪。而是湿气跟脂肪混在一起,造成的虚胖的症状。这是湿气重,导致消化不良引起的。
7、大便不成形
长期便溏,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
8、妇科疾病
湿气重的女性,会出现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症状。这是湿邪伤及人的腰以下的部位。
湿气重,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以下各种疾病:
1、脾胃病
如果湿气重,尤其是寒湿内侵,会引起脾胃病高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脘胀满、有积水感、腹泻、胸闷、咽部阻塞感等。
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4、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5、影响性功能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湿气影响肾气的宣化功能,导致水汽停滞,造成肾积水,影响性功能。 这些中成药有祛湿的功效。
湿气太重如何调理?
1、室内保持干爽,防外湿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所以,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应该关窗关门,把湿气拒于外面。
2、食疗祛内湿
很多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
3、清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4、调味料祛湿
姜、葱、蒜不仅是常用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姜汤,用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5、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6、泡脚湿
说到除湿,足浴泡脚可谓最简便实用的方法了。坚持热水泡脚,可促进气血运行,驱除湿气、寒气,舒通全身经络,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7、中医治疗
如果自身湿气过重,需要采取治疗,可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或拔罐。
- 上一篇:便秘怎么办?清理肠道宿便最好方法
- 下一篇:静脉炎的护理与措施以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