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抵抗线是什么?
最小抵抗线是一个在爆破工程、军事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术语,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定义: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叫做最小抵抗线,常用符号W表示。
自由面是被爆破的介质与空气、水等介质的交界面,或者是其间存在较大软弱结构面的界面。
原理说明:炸药爆炸后,其能量主要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传播和释放,也就是最小抵抗线的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岩石或其他被爆破的介质更容易被破碎、抛掷出去。
所以最小抵抗线是确定爆破效果、计算药量以及保证爆破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参数。
实际应用示例:在露天采石场爆破作业中,为了达到理想的爆破效果,使岩石按预定方向破碎和堆积,需要根据岩石性质、炸药性能等因素,精确计算和合理确定最小抵抗线的大小。
如果最小抵抗线取值过小,可能导致炸药能量过于集中,造成过度破碎、飞石距离过远等问题;若取值过大,则炸药能量不足以有效破碎岩石,达不到预期的爆破效果,还可能出现“根底”(即爆破后底部残留未炸碎的岩石)等现象 。
- 上一篇:什么是软化系数,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C语言中关系运算符""不等于""的符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