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半信度,名词解释定义是?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是心理测量学、教育学等领域用于衡量测验或量表信度的一种指标。
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定义: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或量表的全部项目,按照一定规则(如奇偶项划分)分成对等的两半,然后分别计算被试在这两半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以此来评估测验内部一致性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看一个测验的两半内容所测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性高,说明测验的各个部分在测量相同或相近的特质,测验的信度较好。
计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测验项目按奇偶分为两半,计算两半得分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r h h r_{hh} rhh 。
但由于这样得到的相关系数只是半个测验的信度,需要使用斯皮尔曼 - 布朗公式(Spearman-Brown formula)进行校正,校正后的分半信度系数 r x x r_{xx} rxx 的计算公式为 r x x = 2 r h h 1 + r h h r_{xx} = \frac{2r_{hh}}{1 + r_{hh}} rxx=1+rhh2rhh 。
此外,还有弗朗那根公式(Flanagan formula)和卢伦公式(Rulon formula)等也可用于计算分半信度,不同公式适用于不同情况。
应用意义:分半信度可以帮助研究者或测验编制者了解测验内部各项目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如果分半信度较高,表明测验的各个部分能够稳定地测量同一特质或能力,测验结果较为可靠;反之,如果分半信度较低,则说明测验内部可能存在项目不一致、测量目标不统一等问题,需要对测验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测验能准确测量出想要测量的内容。
- 上一篇:什么是MFO,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自分泌,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