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拟话本,名词解释定义是?
拟话本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形式,它是文人模拟宋元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
以下为详细解释: 起源与发展:话本原是宋元时期说书艺人演讲故事的底本,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市民文化色彩,深受大众喜爱。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明代,一些文人受到话本这种通俗文学形式的影响,开始模仿话本的特点进行小说创作,由此产生了拟话本。
明代是拟话本创作的繁荣时期,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和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是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体制特点 形式结构:拟话本在形式上保留了许多话本的特征。
一般开头有“入话”,通常是一首或几首诗词,或者是一段小故事,作用是引起正文,吸引听众或读者的注意力,也起到点明主题、烘托气氛的效果。
正文是故事的主体部分,情节跌宕起伏,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一系列事件。
结尾往往有一段总结性的话语,或点明故事寓意,或对人物命运进行感慨,有的还会以诗词收束全文。
语言风格: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进行创作,这种语言贴近当时市民的日常口语,生动活泼、质朴自然,易于被广大民众接受和理解,能够更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
内容题材:拟话本的内容题材广泛,涉及爱情婚姻、公案传奇、世态人情、神仙怪异等诸多方面。
其中,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常常展现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愿望,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公案类作品则通过讲述断案故事,反映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歌颂清官的智慧和公正;世态人情类作品细致描绘市民阶层的生活琐事、人际关系和社会风俗,揭示人性的善恶美丑。
- 上一篇:大觉金仙什么意思?大觉金仙怎么读?
- 下一篇:空间电荷区是由()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