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钩状效应,名词解释定义是?
钩状效应(hook effect) ,也被称为高剂量钩状效应,是指在免疫检测(如免疫比浊法、ELISA等)中,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当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时,过量的抗原分别结合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导致夹心复合物不能形成,使得检测结果低于实际值甚至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现象 。
简单理解就是,正常情况下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会产生相应信号用于检测分析,但抗原浓度过高打破了合适的比例关系,干扰了检测复合物的形成,进而影响检测准确性。
例如在某些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如果肿瘤患者体内该标志物含量极高,就可能出现钩状效应,造成检测数值不准确,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为避免钩状效应带来的误差,通常可对标本进行适当稀释后重新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