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苏湖教法,名词解释定义是?
苏湖教法又称“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主持苏州郡学、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以下为详细介绍: 背景:北宋时期,传统教育注重死记硬背经典,忽视实际才能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
胡瑗基于多年教育实践与思考,为改变教育现状、培养实用人才,创立了苏湖教法。
内容: 分斋教学:学校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
经义斋主要培养有较高学术和道德修养、能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学生需专心研习儒家经典;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实行分科教学,设置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历算等学科,学生主修一科,兼修其他科,旨在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及志向,安排不同学习内容与方法,发挥学生优势,挖掘潜力。
注重实践:治事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如水利科学生实地考察、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历算科学生观测天文、编制历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意义: 创新教育模式: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分科教学和必修、选修制度先河,打破传统单一教育模式,为后世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培养实用人才:培养出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满足当时社会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人才的需求。
推动教育发展:苏湖教法成效显著,各地纷纷效仿,促进了北宋教育发展和学风转变,对后世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产生深远影响。
- 上一篇:特异危险度是指
- 下一篇:什么是群体,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