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财气疏原文
酒色财气疏
臣闻耽于嗜欲者,难以守身;溺于利欲者,难以成功。是以古之圣王,制礼以节情,立义以导欲,使民有所持循,而不至于放僻邪侈。臣观当今之世,四方宴安,百姓熙乐,然亦有隐忧焉,所谓“酒色财气”是也。
酒者,天之美禄,所以合欢成礼,祭祀宾客,皆所不废。然过而无节,则乱其神志,耗其气血,损其脾胃,甚至败德丧行,无所不至。昔商纣沉湎于酒,作酒池肉林,日夜为乐,卒致亡国;汉高帝初入咸阳,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此皆秦所以亡也,愿沛公急还霸上,无留宫中。”高帝乃止。夫以沛公之英武,犹未免为酒色所惑,况常人乎?今之群臣,或宴会之际,沉酣杯酌,昼夜不止,废职旷事,莫此为甚。伏望陛下申饬有司,严立条禁,俾臣民不得纵酒过度,庶几风俗可正,人心可端矣。
色者,人之大欲,亦人之大病。悦目之容,动人之情,苟不知节,必至于伤身害命。夏桀宠妹喜而亡其国,周幽嬖褒姒而丧其身。春秋之时,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君臣宣淫,卒致杀身之祸。近世以来,士大夫之家,往往溺于声色,狎妓娶妾,不顾廉耻,伤风败俗。甚者因色而构讼,因色而破家,良可叹也。陛下富有四海,妃嫔众多,宜以修身为本,清心寡欲,以保圣躬,以贻子孙。且宜训诫臣僚,使各守礼义,勿为女色所迷,庶几风化可兴,邦家可固。
财者,养命之源,人所不可无也。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苟非义而取之,虽富且贵,亦不足齿。古之仁人志士,视富贵如浮云,不以利禄动其心。杨震不受暮夜之金,以清白传家;子罕以不贪为宝,名垂千古。今之在位者,多有贪污受贿,剥民膏脂,以肥私囊。或巧立名目,科敛无度;或卖官鬻爵,紊乱朝纲。致使百姓穷困,怨声载道。伏望陛下严立法纪,痛加惩创,凡贪污受贿者,置之重典,使天下之人,皆知畏法而不敢犯。又当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百姓富足,国家安宁。
气者,人之志也,不可无,亦不可过。刚而无柔,则暴;柔而无刚,则懦。故君子以义制气,以理御情。若逞一时之忿,图一己之快,不顾是非曲直,不计利害得失,则必至于祸败相寻,悔之无及。项羽以匹夫之勇,百战百胜,然不能忍一时之气,垓下被困,乌江自刎;韩信受胯下之辱,卒成大功。由此观之,气之不可不慎也。今之世人,往往因一言不合,一事之争,辄怒目相向,拔刀相向,甚至酿成命案,殊为可悯。陛下当教以礼让,化其犷悍,使臣民皆能以和为贵,以忍为高,庶几风俗可醇,争端可息。
臣不胜惓惓之诚,冒死上言,伏望陛下察臣愚忠,采臣狂瞽,以酒色财气为戒,励精图治,以臻太平之盛。臣谨奏。
以上是一篇模拟古代臣子向帝王呈上关于劝诫“酒色财气”的奏疏文章。在真实历史中,围绕“酒色财气”有很多故事和诗词作品,但并没有固定名为《酒色财气疏》的经典原文。如果您还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