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的由来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一天成为后来每年国庆日的由来,背后有着一系列重大历史进程:
筹备建国:随着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建立一个全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提上日程。1949年 6月15日至19 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各项准备工作。
确定国名等重要事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名、国旗、国歌等重要事项。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阵容和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喜悦之情。
设立国庆日:1949年12 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 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