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什么意思
末伏,是“三伏”之一,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中伏的天数则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这取决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日期的迟早。
末伏的意思介绍如下:
农历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共计十天的一段时间。也叫终伏﹑三伏。参见"伏日"。反义词:头伏。
末伏的读音为:【末伏 mò fú】。
末伏的相关造句如下:
1. 初伏饺子,二伏面,末伏大饼卷鸡蛋,夏天三部曲,曲曲都美味,初次相遇,二次相知,三次说出我爱你,夏天恋爱季,从初伏开始,夏天爱情已悄然来临。
2. 初伏到,真热闹,起早饺子、中伏面,末伏烙饼炒鸡蛋,吃下幸福和美满,时刻心情快乐赞,甜甜蜜蜜永常伴,祝福牢记在心间,幸福生活到永远!初伏到了,也要记得防暑哦!
3. 天气进入末伏后,中午酷暑更是让人难耐。
4. 好的!啊,这是狗牌初伏,狗牌中伏,狗牌末伏。
5. 蓝末几不可闻的声音在东方洱的耳边想起,蓝末伏在他的身上一动不动,他们正躲在暗处的一角,就算沿着大道进入的陌生人,也只能把两人当成一处顽石。
6. 赤帝御龙行末伏,嫦娥分月入深山。
7. 时值八月下旬,正是三伏天的末伏,天还热的发烫。
8. 而且三伏天的最后一个末伏,正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这段时间,所以现在也还没出了一年中最热的伏里天。
9. 去找谁?没什么可玩的啊,还是回家吧,都到末伏了暑热还是这么厉害。
- 上一篇:树莓是什么 树莓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 下一篇:虚心(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