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人故事10个
以下为10个经典名人故事: 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小时候十分好学,但家中贫穷,夜晚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可光亮照不到他家。
于是,匡衡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弱的光线透过来。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大学问家,在学术和政治上都有所建树。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胸怀大志,与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两人感情深厚。
他们常常互相勉励,立志要为国家效力。
每天半夜,只要听到鸡叫,祖逖就会叫醒刘琨,起床练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武艺日益精湛,后来都为保卫国家做出了贡献 。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幼时聪明伶俐。
有一次,一群小伙伴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上水缸,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里被水淹没了。
其他孩子见状惊慌失措,吓得四处乱跑。
年仅七岁的司马光却十分冷静,他环顾四周,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力砸向水缸。
水缸被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孩也因此得救。
这件事体现了司马光的机智果敢,也让他小小年纪便闻名乡里。
曹冲称象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自幼聪慧过人。
在他五六岁时,孙权送来了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询问下属,众人都想不出办法。
这时曹冲站了出来,他让人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身下沉的地方刻上记号。
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记号处为止。
最后,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体重。
曹冲的这个方法,巧妙地解决了难题,令众人称赞不已。
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自幼热爱书法,对书法艺术痴迷不已。
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他每天都刻苦练习。
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丘;洗砚台的池塘,因为常年洗墨,水都变成了黑色,这便是著名的“墨池”传说。
他不但勤奋练习,还善于观察和思考,从鹅的动作姿态中领悟书法运笔的技巧。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王羲之终于成为东晋时期伟大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李白铁杵磨针 李白小时候很聪明,但生性贪玩,不爱学习。
有一天,他在外面玩耍时,看见一位老妇人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妇人在做什么,老妇人告诉他,只要有恒心,铁杵也能磨成针。
李白深受触动,从此下定决心,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范仲淹断齑画粥 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但他胸怀远大志向,勤奋好学。
在求学期间,他生活十分艰苦,每天只能煮一锅稀粥,等粥冷凝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下饭,这便是“断齑画粥”的由来。
尽管生活如此清苦,范仲淹却从未放弃学业,始终刻苦钻研,最终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出生于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金兵屡屡入侵。
岳飞自幼胸怀壮志,勤奋习武。
岳母为了激励儿子保家卫国,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牢记母亲教诲,投身军旅,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保卫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多次取得大捷,令金兵闻风丧胆。
岳飞的爱国精神和英勇事迹,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无数后人。
爱迪生孵小鸡 爱迪生小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脑袋里总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一天,他看到母鸡趴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也试一试。
于是,他找来一些鸡蛋,自己趴在上面,试图孵出小鸡。
虽然这个举动并没有成功,但却充分展现了爱迪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执着追求,促使他日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众多影响深远的产品。
华盛顿砍樱桃树 华盛顿小时候得到了一把小斧头,他对这把斧头爱不释手,总想找机会试试它的锋利程度。
有一天,他在自家院子里看到一棵樱桃树,便拿起斧头砍了下去。
不久后,父亲发现樱桃树被砍倒了,十分生气,询问是谁干的。
华盛顿虽然害怕受到惩罚,但还是勇敢地承认了是自己所为。
父亲听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表扬他诚实勇敢。
这件事让华盛顿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也成为他日后为人处世的准则,最终华盛顿成为美国首任总统,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