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家乡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在这首欢快的童谣里,家乡的端午节带着独有的韵味,热热闹闹地来了。
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
奶奶一大早就挎着竹篮,去集市挑选最新鲜的粽叶。
那粽叶翠绿翠绿的,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带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回到家,奶奶把粽叶仔细地清洗干净,再浸泡在清水里,粽叶瞬间变得更加舒展、灵动。
与此同时,妈妈也在厨房里忙着准备粽子的馅料。
糯米提前泡好,白白胖胖的,散发着淡淡的米香。
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酱油、料酒、葱姜蒜等调料腌制,色泽诱人,香气扑鼻。
还有红枣、豆沙等甜馅料,也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包粽子可是个技术活,奶奶和妈妈都是行家里手。
只见她们先拿起一片粽叶,熟练地卷成一个圆锥状,然后用勺子舀一勺糯米放入其中,再夹上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或者放上几颗红枣,接着再铺上一层糯米,把粽叶包起来,最后用绳子紧紧地扎好。
一个棱角分明、精致可爱的粽子就诞生了。
我在一旁看得心痒痒,也忍不住动手尝试。
可我包出的粽子不是形状怪异,就是绳子系不紧,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不过,在奶奶和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掌握了技巧,包出的粽子也有模有样了。
粽子包好后,就该下锅煮了。
奶奶把粽子整齐地码放在大锅里,加入满满的清水,然后点燃灶火,开始慢慢熬煮。
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翻滚着,粽子的香气也渐渐地弥漫开来,整个屋子都沉浸在这浓郁的香味中。
我守在锅边,眼巴巴地盼着粽子快点煮熟。
不知过了多久,奶奶终于揭开锅盖,热气腾腾中,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却被烫得直咧嘴,大家见状又是一阵欢笑。
除了吃粽子,家乡的端午节还有挂艾草的习俗。
清晨,爸爸会早早地出门,割回几株艾草,挂在门窗上。
艾草散发着独特的清香,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那一抹清新的绿色,给节日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氛围。
到了中午,丰盛的端午宴就摆上桌了。
除了美味的粽子,还有咸鸭蛋、雄黄酒等特色美食。
大人们会喝上一小口雄黄酒,保佑全家平安。
小孩子则会把鸭蛋拿在手里把玩,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斗鸭蛋”的游戏,欢笑声回荡在屋子里。
午后,如果赶上附近有龙舟比赛,那可就是全村人的盛会了。
人们纷纷涌向河边,河岸上早已人山人海。
一艘艘色彩斑斓的龙舟在江面上蓄势待发,船头的鼓手有节奏地敲打着锣鼓,声音震天。
随着一声令下,龙舟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选手们齐心协力,挥动船桨,溅起层层水花。
岸上的观众呐喊助威,场面十分壮观。
我和小伙伴们在人群中兴奋地跑来跑去,为自己心仪的队伍加油鼓劲,那热闹的场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家乡的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情,一段温暖的回忆。
那些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挂艾草、看龙舟的美好时光,如同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永远熠熠生辉。
- 上一篇:精选我真高兴三年级作文300字21篇
-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