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学习成长 > 详情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每种手法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以下是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 描写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外在特征的描绘,作用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人物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可以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命运等。

例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的描写,生动展现了闰土历经生活磨难后的沧桑形象,反映出他生活的困苦。

语言描写:记录人物的对话、独白等。

其作用是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如《孔乙己》中孔乙己那句“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鲜明地展现出他自命清高又穷困潦倒的迂腐性格。

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行为、动作。

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背影》中父亲艰难地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作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细腻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的想法、情感等进行剖析。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人物性格,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增强文章的情感深度。

例如《羚羊木雕》中“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这段心理描写,深刻地表达了“我”因被迫向朋友要回羚羊木雕而产生的痛苦、愧疚之情。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作用包括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等。

如《芦花荡》中“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这段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为下文老头子痛击敌人埋下伏笔。

社会环境描写:对特定时代、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风貌、风俗习惯等的描写。

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为人物命运的发展提供依据,深化文章主题。

例如《变色龙》中对当时俄国社会街头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混乱以及人们精神的麻木,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塑造提供了社会背景。

2. 叙述 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是叙事条理清晰,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旨。

如《散步》按照一家人出门散步的先后顺序,依次叙述了散步过程中发生的分歧、解决分歧等情节,层次分明,让读者轻松理解文章内容。

倒叙:先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其好处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比如《祝福》开篇先写祥林嫂的死,引起读者对祥林嫂命运的好奇,然后再追述她的生平经历,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礼教对她的迫害。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情节,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能使文章的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插叙了爸爸惩罚“我”赖床不起以及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等往事,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进一步突出了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和关爱,使爸爸的形象更加立体。

3. 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借助其他事物委婉表达。

作用是直接表达强烈的情感,使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迅速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间接抒情: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来抒发情感,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

这种抒情方式含蓄委婉,富有韵味,使文章情感表达更加深沉、真挚,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例如宗璞《紫藤萝瀑布》中“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作者借对紫藤萝花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作用是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化文章主题。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将百草园的快乐自由生活与三味书屋枯燥刻板的学习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儿童对大自然和自由快乐的向往,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5. 衬托 利用事物间相似或相反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

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以静衬静,以美衬美;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以动衬静,以丑衬美。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主体事物的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

比如《爱莲说》中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品质,突出了作者对莲的喜爱和赞美。

6. 伏笔 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

伏笔的作用是使文章情节前后连贯,结构严谨,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线索,使读者在阅读到后面的情节时不会感到突兀,增强故事的逻辑性和可信度。

例如《项链》中,玛蒂尔德向朋友借项链时,朋友很爽快地答应且没有仔细查看,这一细节为后文项链是假的这一情节埋下伏笔,使故事的转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7. 铺垫 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为主要情节的发展创造条件、蓄势。

铺垫与伏笔不同,伏笔是“隐性”的,往往一笔带过;铺垫是“显性”的,通常篇幅较多。

铺垫的作用是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主要情节,同时也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多次描写,为林冲后来在山神庙复仇的情节做了铺垫,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推动了情节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

75%氟化钠甘油糊剂的作用是()

75%氟化钠甘油糊剂的作用是()

75%氟化钠甘油糊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防龋作用 氟化物可以增

香棱丸2香棱丸2功效与作用

香棱丸2香棱丸2功效与作用

香棱丸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消癥等功效,主要作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多

辛夷清肺饮辛夷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辛夷清肺饮辛夷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辛夷清肺饮是一剂中药方剂,其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传统

昆明鸡血藤功效与作用

昆明鸡血藤功效与作用

昆明鸡血藤是豆科密花豆属植物,其干燥藤茎在传统医学中可入药,名为

语文记叙文

语文记叙文

一碗热汤面 冬天的小城总是被寒冷笼罩着,风如刀子一般刮过脸颊,生

运水入土的作用是()。

运水入土的作用是()。

运水入土是小儿推拿中的一种手法,其作用主要有: 健脾和胃: 通过特定

什么叫做刀眼?它具有什么作用?

什么叫做刀眼?它具有什么作用?

"刀眼"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 服装裁剪领域 定义:刀眼是在服装裁

小学记叙文

小学记叙文

难忘的拔河比赛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闪闪发光的珍珠,而那次拔

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中心措施、及作用。

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中心措施

时间 罗斯福新政实施于1933年至1939年期间 。1933年富兰克林&mid

载物台上遮光器的作用是()

载物台上遮光器的作用是()

载物台上遮光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调节光线强度:遮光器上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