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的成语典故
“大公无私”这一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讲述了祁黄羊举荐人才不偏私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平公在位时,有一天向大夫祁黄羊询问:“南阳这个地方缺少一个县令,你认为派谁去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解狐这个人很不错,适合担任这个职位。
”晋平公听后十分惊讶,因为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于是他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回答道:“您只是问我谁适合当南阳的县令,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觉得祁黄羊说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解狐为南阳令。
解狐上任后,果然不负众望,把南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对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思索片刻后说:“祁午可以担任。
”晋平公又感到疑惑,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自己的儿子,难道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坦然地说:“您问的是谁能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我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您。
至于他是不是我的儿子,这并不影响他的才能和品德呀。
”晋平公再次听从了祁黄羊的建议,任命祁午为法官。
祁午上任后,公正执法,深受人们的敬重。
孔子听闻此事后,称赞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意思是说,祁黄羊的话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自己的仇人,推荐家人也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真称得上是大公无私啊!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大公无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办事公正,没有私心,毫无偏见地对待一切人和事。
- 上一篇:读书笔记范文1000字
- 下一篇:以水为话题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