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学习成长 > 详情

大公无私的成语典故

“大公无私”这一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讲述了祁黄羊举荐人才不偏私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平公在位时,有一天向大夫祁黄羊询问:“南阳这个地方缺少一个县令,你认为派谁去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解狐这个人很不错,适合担任这个职位。

”晋平公听后十分惊讶,因为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于是他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回答道:“您只是问我谁适合当南阳的县令,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觉得祁黄羊说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解狐为南阳令。

解狐上任后,果然不负众望,把南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对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思索片刻后说:“祁午可以担任。

”晋平公又感到疑惑,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自己的儿子,难道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坦然地说:“您问的是谁能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我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您。

至于他是不是我的儿子,这并不影响他的才能和品德呀。

”晋平公再次听从了祁黄羊的建议,任命祁午为法官。

祁午上任后,公正执法,深受人们的敬重。

孔子听闻此事后,称赞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意思是说,祁黄羊的话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自己的仇人,推荐家人也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真称得上是大公无私啊!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大公无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办事公正,没有私心,毫无偏见地对待一切人和事。

 

您可能感兴趣

中国的历史典故

中国的历史典故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中国经典的历史典故: 先秦时期 完璧归赵:战国时期

《成语故事》读后感

《成语故事》读后感

《故事 故事》读后感 《故事 故事》并非广为人知的经典名著,但它

五四徒步行千里(打成语一)

五四徒步行千里(打成语一)

该谜题答案是 单枪匹马。解析如下: "五四"代表五月四日 ,五月四

彩电(打一成语)

彩电(打一成语)

谜底是"有声有色"。通常彩电不仅能够呈现出色彩丰富的画面(有色

“翡翠衾寒谁与共”(典故一,遗珠格)

“翡翠衾寒谁与共”(典故一,遗珠格

这是一道灯谜题,答案是"鸳鸯瓦冷" 。解析:"遗珠格"要求谜底须

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

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

请你提供一下“这里”具体所指的内容呀,比如一段文字、

刻印外销(打一成语)

刻印外销(打一成语)

答案是"出口成章"。解析:"刻印"意味着制作印章,印章的作用主要

女人生孩子(打一成语)

女人生孩子(打一成语)

答案是"血口喷人"。通常女人生孩子的场景伴随着大量血水,孩子从

走肖赵(打一成语)

走肖赵(打一成语)

答案是"一表非凡"。通常来说 "走肖" 指的是生肖,"赵" 字由

分湖便是子陵滩(打一成语)

分湖便是子陵滩(打一成语)

谜底是"别具一格"。解析:"分湖"和"子陵滩"是不同的地方,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