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真题:文显其品,方动人心
文显其品,方动人心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折射,是其品格修养的外在彰显。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章,必然蕴含着作者高尚的品格与真挚的情感,文显其品,方能触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文品如人品,一个人的品格修养会在其文字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翻开历史的书卷,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无不闪耀着作者高尚品格的光辉。
屈原,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在《离骚》中倾诉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即便遭谗被逐,仍坚守正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的文字,是其爱国精神与高洁品格的生动写照,千载而下,依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司马迁,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抱负,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他的坚韧与执着,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激励着无数后人在困境中砥砺前行。
相反,若作者品格低下,其文字即便辞藻华丽,也难以赢得读者的尊重与共鸣。
古时有一些文人,为求名利,阿谀奉承,写出的文章满是谄媚之词,毫无真情实意与思想深度。
这样的文字,犹如无根之萍,随风飘散,很快便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
当今社会,也不乏一些作者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炮制出一些低俗、虚假的内容,看似热闹一时,实则如过眼云烟,无法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痕迹。
文显其品,才能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
优秀的作品往往承载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鲁迅先生以笔为剑,写下一篇篇犀利深刻的文章,剖析社会弊病,唤醒民众觉悟。
他的文字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
莫言的作品扎根于乡土,展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与善良,以及时代变迁中的人性光辉。
他用文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这些优秀的作家,以高尚的品格为基石,用饱含深情的文字传递着温暖与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文字信息。
在追求快速阅读和娱乐化的同时,我们更应珍视那些文显其品的佳作。
作为读者,要学会甄别优劣,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的品格与情怀;作为创作者,则要坚守初心,以高尚的品格为指引,用真诚的笔触书写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
“文以载道”,文章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作者品格的载体。
只有文显其品,方能动人心弦,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永恒的光彩。
- 上一篇:过年趣事作文600字范文
- 下一篇:吃粽子作文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