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苡的拼音: yǐ 注音:一ˇ
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苡(11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艹 以”
繁体部首: 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柔美、清新、秀雅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ANYW 仓颉:TVIO 郑码:EZOD 中文电码:5386 区位码: 6051 四角号码: 44780
统一码:82e1 笔顺编号: 1225434 笔顺读写:横竖竖折捺撇捺 苡的笔顺 一丨丨フ丶ノ丶
苡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苡)yǐ 一ˇ
苡yǐ(一ˇ)
⒈ 〔薏苡〕见“薏”。
方言集汇
粤语:ji5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台湾四县腔] ji3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3
详细解释
苡 yǐ
——见“薏苡”( yìyǐ)。如:薏仁(薏苡之仁);薏米(苡仁)
常用词组
苡米
汉语大字典
[①][yǐ][《廣韻》羊已切,上止,以。]“苢1”的今字。
(1)即薏苡。参见“苡仁”。
(2)见“芣苡”。
康熙字典
【唐韻】羊己切【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芣苡,草名。
又【廣韻】薏苡,蓮實。【本草】薏苡仁,開紅白花,結實靑白色,形似珠而稍長。一名回回米,
又呼西番蜀林,俗名草珠鬼。【吳越春秋】有莘氏之女,得薏苡而吞之,生禹。【後漢·馬援傳】南方薏苡實大,援軍還,載之一車,有譖之者以爲所載皆明珠。
又【集韻】象齒切,音似。義同。
又【類篇】烏禾切。婆苡、室韋,皆北狄別種名。
说文解字
芣苢。一名馬舄。其實如李,令人宜子。从艸㠯聲。《周書》所說。
芣苢。一名馬舄。其實如李,令人宜子。从艸㠯聲。《周書》所說。羊止切
(苢)芣苢,一名馬舄。其實如李,令人宜子。釋艸:芣苢,馬舄。馬舄,車前。說文凡云一名者皆後人所改竄。爾雅音義引作芣苢,馬舄也。可證其實如李,徐鍇謂其子亦似李,但微而小耳。按韵會所引李作麥,似近之,但未知其何本。陸德明、徐鍇所據已作李矣。令人宜子,陸機所謂治婦人產難也。从艸㠯聲。羊止切。一部。周書所說。示部曰逸周書,此不言逸,或詳或略,錯見也。王會篇曰:康民以桴苡。桴苡者,其實如李,食之宜子。詩音義云:山海經及周書皆云芣苡,木也。今山海經無芣苡之文,若周書正文未嘗言桴苡爲木。陶隱居又云:韓詩言芣苡是木,食其實宜子孫,此葢誤以說周書者語系之韓詩。德明引韓詩直曰車前。瞿曰芣苡。李善引薛君曰:芣苡,澤瀉也。韓詩何嘗說是木哉,竊謂古者殊方之貢獻,自出其珍異以將其誠,不必知中國所無而後獻之。然則芣苢無二,不必致疑於許偁周書也。
英语翻译
barley
带"苡"字的组词
桴苡 、芣苡 、苡仁 、苡米 、薏苡 、薏苡之谗 、薏苡之谤 、薏苡仁 、薏苡明珠 、薏苡蒙谤 、薏苡谤
带"苡"字的成语
薏苡之谗 、薏苡之谤 、薏苡明珠 、薏苡蒙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