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㹅的拼音: zǒng 异体字:總
部首:牛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㹅(13画)
简体部首:牛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牛 心(怱)”
繁体部首: 牛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RQN 仓颉:HQPKP 郑码:MBSW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7532
统一码:3e45 笔顺: ノ一丨一ノフノノ丶丶フ丶丶
基本字义
(㹅)zǒng
康熙字典
【廣韻】作孔切。俗揔字。【左思·吳都賦】㹅有流而爲長。〇按緫或作揔,因譌作㹅。俗用已久,故廣韻存之。
说文解字
聚束也。从糸悤聲。
聚束也。从糸悤聲。作孔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摠,非是。〖注〗,古文。
臣鉉等曰:今俗作摠,非是。
(總)聚束也。謂聚而縛之也。悤有散意。糸以束之。禮經之總、束髮也。禹貢之總、禾束也。引申之爲凡兼綜之偁。从糸。悤聲。作孔切。九部。俗作揔。又譌作揔。-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