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蹲的拼音: dūn 注音:ㄉㄨㄣ 异体字:俊壿踆
躦鷷
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蹲(19画)
简体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形声:左形右声 可拆字为“足 尊”
繁体部首: 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多才,清纯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HUF 仓颉:RMTWI 郑码:JIFD 中文电码:6472 区位码: 2255 四角号码: 68146
统一码:8e72 笔顺编号: 2512121431253511124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竖横捺撇横竖折撇折横横横竖捺 蹲的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
蹲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蹲)dūn ㄉㄨㄣ
蹲dūn(ㄉㄨㄣ)
⒈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蹲下。蹲伏。蹲踞。蹲腿。
⒉ 〔蹲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
⒊ 喻呆着或闲居:蹲膘。蹲窝。蹲班房(坐牢)。
方言集汇
粤语:cyun4 deon1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n2 zun1 [东莞腔] zun1 [台湾四县腔] cun2 zun1 [客英字典] cun2 [梅县腔] cun2 [宝安腔] zun1 cun2 [陆丰腔] cun3 [客语拼音字汇] cun2 dun1 kiu2
详细解释
蹲 cún
〈动〉
(1) 〈方〉∶腿、脚猛然落地,因震动而受伤 [sprain]。如:蹲了腿
(2) “蹲蹲”,舞的样子 [dance]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小雅·出车》
(3) 另见 dūn
常用词组
蹲班、蹲班房、蹲膘、蹲点、蹲伏、蹲坑,蹲坑儿、蹲苗、蹲腿、蹲窝,蹲窝儿
汉语大字典
[①][dūn][《廣韻》徂尊切,平魂,從。]亦作“踆3”。
(1)坐。
(2)指兽类踞伏。
(3)泛指物体立在地上。
(4)屈两腿如坐、臀部不着地。
(5)呆着;停留。
(6)屈曲;歪斜。
(7)书法用语。犹顿。
(8)控制或延缓作物茎叶生长,以利积累养分。
(9)通“噂”。参见“蹲沓”。[②][cún][《集韻》七倫切,平諄,清。]亦作“壿1”。
(1)见“蹲2蹲”。
(2)方言。腿、脚猛然落地,因震动而受伤。[③][cǔn][《集韻》粗本切,上混,清。]聚集,叠合。[④][qǔn][《集韻》趣允切,上準,清。]见“蹲4循”、“蹲4節”。
康熙字典
〔古文〕踆【唐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說文】踞也。【後漢·魯恭傳】蹲夷踞肆。【莊子·外物篇】蹲乎會稽。
又【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詩·小雅】蹲蹲舞我。【傳】蹲蹲,舞貌。【釋文】蹲,七旬反。本或作墫。【前漢·揚雄傳】蹲蹲如此。【註】蹲蹲,行有節。
又【集韻】粗本切,音鱒。聚也。【左傳·成十六年】蹲甲而射之。【註】蹲,聚也。
又【集韻】蹤倫切,音遵。鷷,或作蹲。雉,西方曰鷷。
又【集韻】祖本切,音?。義同。
又【集韻】徂丸切,同躦。或作蹲。
又【集韻】趣允切。蹲循,緩意。
说文解字
踞也。从足尊聲。
踞也。从足尊聲。徂尊切
(蹲)居也。尸部曰。居、蹲也。是爲轉注。各本作踞也。以俗改正。又增一踞篆於蹲後。今正而刪之。左傳。蹲甲而射之。蹲、居也。引伸爲居積之義。从足。尊聲。徂尊切。十三部。山海經作踆。
英语翻译
squat, crouch; idle about
带"蹲"字的组词
倒蹲儿 、半蹲 、吃饱蹲 、夷蹲 、屁股蹲儿 、拥蹲 、没头蹲 、踞蹲 、蹲伏 、蹲坐 、蹲夷 、蹲循 、蹲沓 、蹲点 、蹲班 、蹲班房 、蹲甲 、蹲立 、蹲笆篱子 、蹲腿 、蹲膘 、蹲节 、蹲苗 、蹲跠 、蹲踏 、蹲踞 、蹲蹲 、蹲身 、蹲风眼 、蹲鸱 、蹲龙 、鸢蹲 、鸱蹲 、龙蹲 、龙蹲虎踞
带"蹲"字的成语
龙蹲虎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