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帙字的意思

帙的拼音: zhì  注音:ㄓˋ

部首: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帙(8画)

简体部首:巾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形声 可拆字为“巾 失”

繁体部首: 巾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阳光,儒雅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MHRW   仓颉:LBHQO   郑码:LIMO   中文电码:1589   区位码: 6489   四角号码: 45280

统一码:5e19   笔顺编号: 25231134   笔顺读写:竖折竖撇横横撇捺   帙的笔顺 丨フ丨ノ一一ノ丶

帙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帙)zhì ㄓˋ

    zhì(ㄓˋ)

    ⒈  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⒉  整理书籍:“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

    ⒊  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方言集汇

粤语:dit6
客家话:[梅县腔]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宝安腔] z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d5

详细解释

袟、袠 zhì

〈名〉

(1) (形声。从巾,失声。本义:包书套子,用布帛制成)

(2) 同本义 [cloth slip-case for a book]

帙,书衣也。——《说文》。今人谓之函。

合为三帙,三十卷。——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3) 又如:帙帷(包书的布套)

(4) 书;书的卷册、卷次 [book;volume]

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宋· 叶适《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

诗赋篇帙繁多,不入《诗经》,而自为—略。——清· 章学诚《校雠通义·补校“汉艺文志”》

(5) 又如:道帙(道家的书);一帙(一册书;一套书)

词性变化

zhì

〈动〉

整理书籍 [rearrange the books]

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杜甫《晚晴》

汉语大字典

[①][zhì][《廣韻》直一切,入質,澄。]
(1)古代竹帛书籍的套子。多以布帛制成。后世亦指线装书之函套。
(2)指画卷外面包着的套子。
(3)卷册,函册。
(4)编次,整理。
(5)量词。多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6)通“秩”。十年为一帙。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秩。【說文】書衣也。【廣韻】書帙。【梁昭明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又【玉篇】小囊也。 
又【韻會】次序也,書卷編次。 
又姓。【韻會】出纂文。 【說文】或作袠。

说文解字

書衣也。从巾失聲。袠:帙或从衣。

書衣也。从巾失聲。袠,帙或从衣。直質切

(帙)書衣也。書衣謂用裹書者,亦謂之幒。陸德明經典釋文三十卷,合爲三袟。今人曰函。从巾失聲。直質切。十二部。

(袠)帙或从衣。

英语翻译

book cover; satchel or bag

帙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ì
①<名>包书的布套。潘岳《杨仲武诔》:“披~散书,屡睹遗文。”
②<量>用于书籍。白居易《长庆集•后序》:“凡五~,每~十卷。”

带"帙"字的组词

书帙 、他帙 、余帙 、八帙 、卷帙 、卷帙浩繁 、史帙 、巨帙 、帙帷 、开帙 、披帙 、散帙 、斑竹帙 、旧帙 、札帙 、残帙 、琅帙 、瑶帙 、积帙 、签帙 、简帙 、篇帙 、经帙 、绨帙 、缃帙 、缇帙 、编帙 、缥帙 、芸帙 、诗帙 、谱帙 、贝帙 、负帙 、连帙累牍 、连篇累帙 、道帙 、遗帙 、部帙 、锦帙 、锦篇绣帙 、隐帙 、鸿篇巨帙

带"帙"字的成语

卷帙浩繁 、连帙累牍 、连篇累帙 、锦篇绣帙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帙

帙

帙拼音:zhì注音:ㄓˋ异字体:袟 袠 ? 部首:巾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