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学习成长 > 详情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范文3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为今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让学生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三角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还需要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获取新知识。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和观察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通过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呈现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争吵的动画情境,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不服气地说:“不对,我的内角和和你的一样大。”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谁说得对呢?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有什么奥秘?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让学生拿出一个三角形,指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分别用∠1、∠2、∠3表示。

猜测三角形内角和
引导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有的学生可能会根据之前学过的直角三角板的度数,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1)测量法
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用量角器测量每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内角和。然后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发现测量结果都接近180°。
(2)剪拼法
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尝试拼一拼。学生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而平角是180°,从而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3)折拼法
指导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向对边折叠,使三个角拼在一起,也能拼成一个平角,进一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拓展练习
给出一些特殊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求它们各个角的度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测量家里不同物品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并记录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验证:
测量法
剪拼法
折拼法
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小数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小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整数乘法意义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后续学习小数除法、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多种方法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运算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但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比分析等方法,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我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确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和练习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知识的本质,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想法、共同进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出示一些整数乘法的口算题,如2×3、12×5等,让学生快速口算出结果。

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知识,为学习小数乘法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教学小数乘法的意义
(1)出示情境图:文具店里,一支铅笔0.3元,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0.3×3 ,让学生思考这个算式的意义。通过与整数乘法意义的对比,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探究0.3×3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0.3×3呢?学生可能会想到把0.3×3转化为0.3 + 0.3 + 0.3 = 0.9 。也可以引导学生把0.3元转化为3角,3×3 = 9角,9角 = 0.9元。
(2)教学例1:0.72×5
先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0.72×5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呢?把0.7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变成72 ,72×5 = 360 ,那么原来的积应该是多少呢?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所以要把360缩小到原来的1/100 ,得到3.6 。
(3)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练习
判断积的小数点位置是否正确,如0.25×0.4 = 0.1 ,让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加深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布置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并且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小数乘法的例子。

五、说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积
再看因数小数位数
从积右边起数位点小数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和空间观念。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理解,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和观察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呈现校园门口的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提出问题:同学们,要知道哪个花坛的面积大,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它们的面积。(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2)学生数完后,填写表格,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
(2)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尝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转化。
(3)各小组展示转化的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进一步直观展示转化过程。
(4)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用字母表示为 S = a × h 。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求面积。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拓展练习
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物体,如停车位、装饰牌等,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面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以及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让学生测量家里一个平行四边形物体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五、说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S = a × h

您可能感兴趣

团拜会致辞(范文3篇)

团拜会致辞(范文3篇)

春节团拜会致辞亲爱的各位同事、朋友们:大家好!祥龙贺岁,福满人间!在

公函的范文(范文3篇)

公函的范文(范文3篇)

关于商洽联合举办活动的公函尊敬的[对方单位名称]:您好!我单位[发

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篇)

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篇)

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全面常规版)一、总则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

家政服务公司创业方案(范文3篇)

家政服务公司创业方案(范文3篇)

家政服务公司创业方案(基础通用版)一、项目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文3篇)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文3篇)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简易版)甲方(肇事方):姓名: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

分家协议书范本(范文3篇)

分家协议书范本(范文3篇)

分家协议书(农村家庭)立协议人:父亲:[父亲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码]

和解协议书(范文3篇)

和解协议书(范文3篇)

和解协议书(民事侵权纠纷)甲方(侵权方):姓名: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

缓交诉讼费申请书(范文3篇)

缓交诉讼费申请书(范文3篇)

缓交诉讼费申请书一申请人:[申请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

酒驾醉驾宣传标语(范文3篇)

酒驾醉驾宣传标语(范文3篇)

酒驾醉驾宣传标语(严肃警示风格)酒驾是驶向死亡的车票,醉驾是开启地

工程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范文3篇)

工程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范文3篇)

工程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一甲方(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