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学习成长 > 详情

陆游诗《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原文赏析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原文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苍烟落照:苍茫的云雾,落日的余晖。这里描绘出居住环境的清幽宁静。

玉瀣(xiè):美酒名。

《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 。

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形容行为旷达,不受世俗拘束。

元知:原本就知道。

造物:指天地、大自然。

赏析

上阕:描绘隐居生活的惬意

开篇“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诗人点明自己居住在充满苍烟落照的清幽之地,远离尘世喧嚣,与世间俗事毫无瓜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悠然自在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与自得。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两句,进一步具体描写隐居生活的闲适。诗人饮完美酒,在竹林中悠然穿行;读完《黄庭》经书后,躺卧欣赏山间美景。这一系列动作,将饮酒、读书、漫步、赏景等生活场景串联起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逍遥自在、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体现出诗人远离官场后的轻松愉悦,享受着这份宁静惬意的时光。

 

下阕:抒发内心复杂情感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诗人表示贪恋这种无拘无束、傲然自得的生活,哪怕身体日渐衰老,也不在意,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展露笑颜。表面上看,诗人似乎已经完全沉醉于这种隐居生活,豁达超脱,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诗人深深的无奈与愤懑。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笔锋一转,直抒胸臆。诗人原本就知道上天(大自然)的心意与众不同,它轻易地让英雄豪杰在岁月中老去,却无所作为。此句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推向高潮,尽管他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但现实却是只能在隐居中消磨时光,空有一身才华与抱负却无处施展。这种强烈的反差,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批判与不满 。

 

整体艺术特色

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独特魅力。上阕写景叙事,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隐居生活细节的描写,如饮酒、读书、看山等,勾勒出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画卷,给人以闲适之感。下阕抒情,情感跌宕起伏,从表面的旷达洒脱逐渐转为深沉的悲愤不平,两种情感相互交织,使词作内涵更加丰富深刻。

整首词情景交融,借隐居生活之景,抒壮志难酬之情,在平淡的语句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冲突,体现了陆游词作既有清逸婉丽一面,又不失沉郁悲壮的风格特点。

 

您可能感兴趣

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及赏析

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及赏析

《桃花心木》原文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

三年级下册《西门豹》课文原文

三年级下册《西门豹》课文原文

西门豹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那

背影人教版课文原文

背影人教版课文原文

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

藏传大悲咒的原文

藏传大悲咒的原文

藏传大悲咒版本较多,以下为较为常见的一种原文音译(仅供参考,准确发

《白杨》小学课文原文

《白杨》小学课文原文

白杨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

秋兴八首其六原文

秋兴八首其六原文

秋兴八首·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

优美句子摘抄及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及赏析

自然风景类原文:"秋天的阳光醇厚柔润,在建筑物顶端闪闪发光。河流

王维《新晴野望》古诗赏析

王维《新晴野望》古诗赏析

《新晴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田园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乡

王维《新晴野望》原文及译文

王维《新晴野望》原文及译文

《新晴野望》原文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前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