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鱼缸底部不动的原因,鱼沉底不游怎么救
鱼在鱼缸底部不动可能是因为吃撑了、水温变化太大或是生病了,主人喂食过多很容易导致鱼消化不良,它就会慢慢沉底消食。鱼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如果气温骤变,鱼无法适应水温就会沉到鱼缸底部,另外生病的鱼也会沉在水底一动不动。
鱼在鱼缸底部不动的原因鱼儿会趴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质不稳定,这并不是说水质不好,而是近期的变化太大,比如换水的水量比较多,或者清洗或更换的滤材,这都会导致水质出现波动。所以平时换水一定要控制好水量,同时也不要轻易洗滤材,这对于鱼儿的健康不利。
除了水质出现变化外,水体中的其它变化也会引起它趴缸,比如引入了新鱼,光线水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鱼儿来说的危害可能不大,需要一段时间就能慢慢适应,但为了保险起见,尽量不要随意变动水缸的外部环境。
鱼儿在受到惊吓的话也会出现趴缸的现象,这也可能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或者有异常的声音光线等干扰到它。需要注意的是,趴缸是鱼儿应激反应的第一步,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的话,情况就会恶化,导致它蒙眼以及体表充血。
鱼沉底不游怎么救
一、停喂
发现鱼儿沉底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喂食,此时的鱼儿无论出于哪种情况,食欲都不会太好,喂食后它也不吃,而这些饲料会污染水质,所以停喂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要注意静养,避免打扰鱼儿的休息。
二、换水
如果是水质不要引起的趴缸,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水质,而最快的方法自然就是换水。通常每周需要换一次,如果鱼缸过滤很好,半个月换一次也可以,每次要换总水量的四分之一,换太多会产生刺激。
三、升温
作为变温动物,鱼儿的活动受到了温度的影响,低温也会导致它趴缸。这个时候需要适当提升水温,不过不能一次提太高,每天提高2℃就足够了,等到水温上升到20℃左右时,鱼儿基本上就恢复正常了。
四、治病
一些疾病对鱼儿也会造成影响,导致它趴在缸底不怎么游动。因此在鱼儿生病后需要及时治疗,先用老三样看看有没有好转,没有什么效果再考虑用药,常用的药物是黄粉,将其兑成溶液后浸洗鱼儿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