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左手穴位图
人体左手分布着众多穴位,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重要穴位及其功效、针灸方法(需由专业人士操作): 手太阴肺经 太渊穴 位置: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功效:止咳化痰、通调血脉,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病症,以及手腕疼痛等。
针灸方法:直刺0.3 - 0.5寸。
由于此处动脉搏动明显,针刺时要避开动脉。
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头痛、项强痛等。
针灸方法:向肘部斜刺0.2 - 0.3寸 。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可治疗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还能治疗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
针灸方法:直刺0.5 - 1寸。
孕妇不宜针刺。
阳溪穴 位置: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功效:清热散风、通络止痛,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等。
针灸方法:直刺0.5 - 0.8寸。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常用于治疗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失眠等多种病症。
针灸方法:直刺0.5 - 1寸。
大陵穴 位置: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清心泻火、宽胸和胃、安神定悸,可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口臭等。
针灸方法:直刺0.3 - 0.5寸。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穴 位置: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功效:疏风清热、通利三焦、通络止痛,可治疗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症,以及胁肋痛、上肢痹痛等。
针灸方法:直刺0.5 - 1寸。
中渚穴 位置: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功效:清热利咽、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手指屈伸不利等。
针灸方法:直刺0.3 - 0.5寸。
手少阴心经 神门穴 位置: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功效:宁心安神、清心泻火、益肾健脾,可治疗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心与神志病症。
针灸方法:直刺0.3 - 0.5寸。
少冲穴 位置: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效:清心泄热、开窍醒神,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等。
针灸方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穴 位置: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功效:清热利窍、宁神止痛,可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还能治疗耳聋、目赤、癫狂痫等。
针灸方法:直刺0.5 - 1寸。
可向合谷方向透刺。
养老穴 位置: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
功效:清头明目、舒筋活络,常用于治疗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等。
针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 - 0.8寸。
针灸左手穴位图(1)
针灸左手穴位图(2)
针灸左手穴位图(3)
针灸左手穴位图(4)
针灸左手穴位图(5)
针灸左手穴位图(6)
针灸左手穴位图(7)
针灸左手穴位图(8)
针灸左手穴位图(9)
针灸左手穴位图(10)
针灸左手穴位图(11)
针灸左手穴位图(12)
针灸左手穴位图(13)
针灸左手穴位图(14)
针灸左手穴位图(15)
针灸左手穴位图(16)
针灸左手穴位图(17)
针灸左手穴位图(18)
针灸左手穴位图(19)
针灸左手穴位图(20)
针灸左手穴位图(21)
针灸左手穴位图(22)
针灸左手穴位图(23)
针灸左手穴位图(24)
针灸左手穴位图(25)
针灸左手穴位图(26)
针灸左手穴位图(27)
针灸左手穴位图(28)
针灸左手穴位图(29)
针灸左手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