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罗布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功效。部分药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重镇降逆、凉血以及祛风通络等功效。

根据平肝息风药的功效及主治的差异,可分为平抑肝阳药及息风止痉药二类。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性偏寒凉,具质重潜降之性,主入肝经,有平肝潜阳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证,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急躁易怒、少寐多梦等。部分平抑肝阳药兼有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又可用治肝火上攻之面红、口苦、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此外,本类药亦可用治肝阳化风之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之烦躁失眠。

中药罗布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罗布麻叶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干燥叶。夏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本品气微,味淡。以色绿、叶片完整、无灰屑者为佳。切段用。

相关名字:红麻、茶叶花、红柳子、野麻、羊肚拉角、泽漆麻。

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肝经。

功效:平肝安神,清热利水。

性状鉴别:

中药罗布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罗布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cm,宽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主治病证:

1.肝阳眩晕,心悸失眠

本品味苦性凉,专入肝经,既有平抑肝阳之功,又有清泻肝热之效,故可治疗肝阳上亢及肝火上攻之头晕目眩,烦躁失眠等。

可单用本品煎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亦可与牡蛎、石决明、代赭石等配伍,治疗肝阳上亢之证;或配伍钩藤、夏枯草、野菊花等,治疗肝火上攻之证。若心悸失眠者,可与龙骨、磁石、远志等安神药配伍。

2.浮肿尿少

本品能清热利尿,用治水肿、尿少而有热象者,可单用或与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利水渗湿药同用。

用法用量:6~ 12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芦丁、山柰素、槲皮素等;有机酸类成分:延胡索酸、琥珀酸、绿原酸等。另含鞣质、蒽醌、氨基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金丝桃苷不得少于0.30%。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减慢心律、镇静、抗惊厥、抗抑郁作用。并有利尿、降血脂、调节免疫、抗衰老及抑制流感病毒等作用。

伪品鉴别:

罗布麻叶伪品(大花罗布麻)主要区别要点:

(1)先端急尖,小芒刺不明显;

(2)背部仅主脉突起,羽状侧脉突起不明显;

(3)质硬(坚纸质),边缘具软骨质细齿较密而明显;

(4)两面均粗糙,表面具细密皱纹及颗粒状突起;

(5)味微酸涩

中药罗布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罗布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罗布麻叶伪品-大花罗布麻叶特征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首乌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首乌藤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药:根据安神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及养心安

中药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

中药白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果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本类药物其味或辛或苦或甘,其性或温或寒,止咳平喘之理有所不同

中药合欢皮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合欢皮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药:根据安神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及养心安

中药矮地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矮地茶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本类药物其味或辛或苦或甘,其性或温或寒,止咳平喘之理有所不同

中药牛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牛黄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

中药远志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远志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药:根据安神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及养心安

中药洋金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洋金花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本类药物其味或辛或苦或甘,其性或温或寒,止咳平喘之理有所不同

中药珍珠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珍珠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

中药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