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上火 上火了应该怎么办?
容易上火的原因主要有体质因素、饮食因素、生活习惯、情志因素、外感邪气等。
体质因素:一般中医认为如果是阳性体质的人群,感染邪气的时候很容易从阳化热,出现上火的表现,比如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小便时候有发热、不畅通、疼痛感)、便秘等。
饮食因素:平时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较多者,比如辣椒、羊肉、花椒、生姜等也容易上火。患者以食欲不振、口舌生疮、便秘等症状为主。
生活习惯:有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嗜好也会增加上火的可能性。此类患者以失眠、多梦、疲惫等症状为主。
情志因素:部分人平时容易情绪激动、发脾气,也会增加上火的几率。上火后患者会出现胁肋疼痛、目赤肿痛、头痛等症状。
外感邪气:外感风热之邪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邪气入里也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该原因引起的上火多见咳嗽、咳痰黄稠、发热等症状。
所以,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群,平时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等方面入手预防,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就诊治疗。
“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因素很多,包括了西医的很多病症,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或者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黏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而中医则有“实火”“虚火”的区别,还有肝火、心火、胃火等的不同。因此在治疗上可不是用点“牛黄解毒片”清清火就可以包治的。
上火是中医学中特有的一个概念,想要弄清楚这个概念,就得先明白这里所说的“火”是什么含义。
在中医学中,火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少火”,少火是我们人体运行的动力所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人体的阳气。
第二种是 “壮火”,是身体内过于旺盛的火,《黄帝内经》中有“壮火食气”的说法。就是说,火气过于旺盛,可以损耗身体里的正气。
第三种火是来自于外部的火,称之为“邪火”。比如天气燥热,热邪入侵人体导致上火,或者是食用具有很强阳热性质的的食物引起的上火。
可以看出,上火可以分为外感火热和内生火热两种,而在中医里,内生的火热 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阳热太过亢盛,我们称之为“实火”。另一种是由于阴虚 引起的阳热相对亢盛,我们称之为虚火。
一般我们出现上火的症状 ,多是由外火与内火相互勾结而导致。其表现症状有如口舌生疮、眼睛红肿、大便干燥、口干口苦、烦躁失眠等。
上火了应该怎么办?
中医治疗,向来以辨证治疗为基本思想,上火可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感受湿邪、寒邪、情志不畅等,如果分不清楚病机,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比如说有些人食用了寒凉之物,使得脾胃虚弱,久而久之导致虚火上升,这个时候如果采用清热的药物治疗,不但不利于恢复,还可能加重湿邪,使得脾胃受损加重。
对于一般的上火,我们只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即可自行恢复。如果症状严重,久久不愈,就需要及时就医,辨证论治。
属于实火的就要用清热泻火的方法,常用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子等中药,清热解毒常用银花、连翘等中药;属于虚火的就要用滋阴清火的方法,常用的滋阴降火中药有生地、天冬、麦冬、玄参等。有人说喝茶可以去火,绿茶是凉的,有清火的作用;红茶是温的,有上火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饮用。另外除了茶以外还有很多简便易行的祛火方法比如喝绿豆汤就很好。还有人认为吃水果可以去火,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一些水果属于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桂圆、石榴、芒果等。食品中的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四川麻辣烫等都是容易上火的。此外,上火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有规律的起居生活,其实是预防上火最好的灭火剂。
- 上一篇:男人吃生蚝有什么好处,生蚝的功效作用
- 下一篇: 保养肾脏最好的方法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