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是什么病的简称,dic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什么
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效果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很多促凝物质入血,然后引起一个以凝血功用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进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用障碍和溶血性贫血。一般,医治以对症医治为主,DIC归于重症、突发性的危重病,发病期间必须由医护人员特殊护理。
dic是什么病的简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是临床上常见的凝血功能障碍。DIC是由各种病因造成促凝物质入血,从而激活凝血因子、血小板以及凝血酶,造成血管内的微血栓形成。
这时候患者处于高凝状态,随着患者微血栓的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会造成患者出现低凝或者纤溶亢进,随之造成患者出血、严重贫血以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DIC最常见的有四大类的原因
1、严重的感染,比如真菌、细菌、病毒均可以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而发生DIC,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2、原因是恶性肿瘤,各种实体器官的恶性肿瘤;
3、种常见的原因是病理产科疾病,比如产后的出血、羊水栓塞;
4、是药物中毒或者蚊虫叮咬造成患者出现非常严重的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你了解吗?下面几点需要弄清楚
分散的血管内凝血(DIC)与感染、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另外,妊娠和分娩的并发症,手术和创伤,中毒或免疫反应和某些疾病也会引起 DIC。
dic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什么
1、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1)病毒感染:例如流行性出血热,重症肝炎,麻疹,流感,登革热等。
(2)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3)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等。
(4)其他感染:例如脑部疟疾,组织胞浆菌病等。
2、恶性肿瘤
诱发 DIC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常见的恶性肿瘤有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前列腺癌,胰腺癌等。
3、妊娠和分娩并发症:表现为羊水栓塞,感染性流产,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严重的妊高症。
4、手术和创伤
DIC可发生于大面积烧伤、骨折、严重挤压伤以及脑、胰腺、前列腺、子宫、胎盘等组织器官的损伤和手术。
DIC的临床表现
1.出血
身体的很多地方出血常预示急性DIC。以皮肤紫癜、淤斑及穿刺部位或打针部位渗血多见。在手术中或术后伤口部位不断渗血及血液不凝结。
导致器官灌注不足、缺血或坏死。体现皮肤结尾出血性死斑;手指或足趾坏疽。因为小动脉、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内血栓引起各种器官微血栓构成。
3.休克
DIC的基础疾病和DIC疾病本身都可诱发休克。
4.各脏器功能受损
重要器官①肾脏受损率25%~67%,表现为血尿、少尿、甚至无尿;②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意识改变、抽搐或昏迷;③呼吸功能受影响表现肺出血、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④消化系统表现消化道出血等;⑤肝功能障碍22%~57%,表现黄疸、肝衰竭。
dic的治疗方法
由于DIC的诱发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治疗决策应是个体化。
1.基础疾病治疗
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是消减DIC促发因素,增加患者存活的首要措施。
2.血液制品的应用
应用血液制品实际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包括浓缩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新鲜全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等。
3.肝素应用
肝素治疗可使某些慢性DIC患者受益。也用于急性DIC患者,应用时需审慎。
4.纤溶抑制剂
应用时需慎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原则
1、精神护理
由于病情急、病情重,病人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家属应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怀和安慰,避免病人情绪波动,以免加重出血。病人和家属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的变化,抢救的过程和效果,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药物治疗
肝素有出血的主要不良反应,注意观察病人出血情况,监测各项实验室指标,如凝血活酶时间等;严格遵照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用药量,了解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3、生活管理
(1)患者应以绝对卧床休息为主,呼吸困难的人应半坐卧位;烦躁的人可适当给予肢体约束。
(2)创造一个舒适,安静,干净的休息环境,定期通风。
(3)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因寒冷而引发感冒,加重病情。这个一定要做好,这也算是最简单的防护方式了,冬天多穿点衣服,夏天保持自己的衣物凉爽。
(4)做好生活护理,注意保暖,可通过添衣增温或盖被提高体表温度,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或暖和宝宝贴,以免烫伤。
(5)因患者微循环障碍,局部血运不佳,易发生压疮,应做好皮肤护理,1小时内翻身1次,适当按摩受压部位,定期更换干净的床单,预防压疮的发生。
(6)做好口腔清洁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4、疾病监控
(1)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尿量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情况。
(2)皮肤颜色与温度的关系,有无局部血管及重要器官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肺栓塞表现为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脑栓塞导致头痛、偏瘫、抽搐、昏迷。
(3)观察出血部位、范围及严重性。当病人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脑出血的症状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4)观察有无皮肤及巩膜黄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