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
慢性荨麻疹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病因常不确定。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抗过敏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比较好,慢性荨麻疹从中医的角度讲他有血虚风热,建议用血虚清热的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是指持续六周以上,或者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经常复发的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分为三个主要类型:
1.物理性荨麻疹,是指能找到某些直接影响皮肤的物体或因素(例如冷,热或压力)诱发。2.与潜在疾病有关的荨麻疹,例如甲状腺疾病或癌症。
3.特发性荨麻疹,就是没有明确的已知原因。
最常见的慢性荨麻疹是特发性荨麻疹。对于这些患者,重点不再是查明原因并避免其特定诱因,而更多地是寻找缓解症状的方法。
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有:
1.饮食 以鱼、虾、蟹、蛋类常见;部分香料、调味品也可引起。
2.药物 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通过免疫机制引发;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
3.感染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4.生物因素 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 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6.其他因素 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也可引起。
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顽固性难治性荨麻疹可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2.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药物,酮替酚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释放,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可口服。曲尼司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3.糖皮质激素,特别适用于急性荨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及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得宝松。紧急情况时,用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
4.免疫抑制剂,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5.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他疗法,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硫代硫酸钠、6-氨基己酸、利血平、氨茶碱等药物可试用。
6.荨麻疹因感染引起者,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对寒冷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和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桂利嗪及H2受体拮抗剂。
其他治疗
1.寻找病因,详细询问病史,力求找到发病原因,了解有无家族发病现象,有无急慢性感染史、用药史、职业、生活习惯及环境改变等。检查血、尿、便常规,根据需要进行皮肤过敏原检查、冰块试验、乙酰胆碱皮肤试验、血清IgE测定及血清补体测定等。个别病人要进行HBV-DNA及甲状腺抗体、恶性肿瘤等检查。
2.避免诱发因素,寒冷性荨麻疹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
- 上一篇:什么是胰腺癌,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 下一篇: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