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石党运动,名词解释定义是?
投石党运动是17世纪中叶发生在法国的一场政治动荡和民众反抗运动,又被称为“福隆德运动”。
“福隆德”在法语中意为投石器,当时巴黎的民众常使用投石器作为武器反抗王室,所以得名。
这场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高等法院福隆德运动(1648 - 1649年):起因主要是法国长期的对外战争和王室奢侈挥霍导致财政困难,政府为增加收入采取一系列不得民心的措施,引起社会各阶层不满。
巴黎高等法院要求限制王权,反对国王随意征税,保障公民财产安全等,得到民众支持。
运动初期,高等法院联合贵族与王室对抗,双方矛盾激化,甚至爆发武装冲突。
巴黎市民也纷纷起义,支持高等法院。
后来,由于贵族内部利益分歧以及王室的分化瓦解策略,高等法院与王室达成妥协,运动暂时平息。
亲王福隆德运动(1650 - 1653年):第一阶段运动平息后,一些大贵族不甘心权力受限,以孔代亲王为首发动新一轮叛乱。
他们与西班牙等外部势力勾结,企图推翻现政权,扩大自身权力。
这一时期,战争蔓延到法国多地,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但由于贵族联盟内部矛盾重重,缺乏明确目标和统一指挥,加上民众对长期战乱的厌倦,最终在1653年被王室镇压下去。
投石党运动本质上是法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争权夺利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苛捐杂税和专制统治的不满。
虽然运动最终失败,但它削弱了法国贵族的势力,客观上促使法国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路易十四亲政后,汲取运动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将法国的君主专制推向顶峰 。
- 上一篇:什么是新建筑五点,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粗衣淡饭什么意思?粗衣淡饭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