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表面害虫主要害虫种类和危害方式有哪些?
食品表面害虫会对各类食品造成严重破坏,降低食品质量,甚至使其无法食用。
常见的食品表面害虫及其危害方式如下: 甲虫类 玉米象 危害方式:成虫和幼虫均可危害。
成虫会用其细长的口吻在完整粮粒上钻孔,将卵产在孔内,随后用分泌物封住洞口。
孵化后的幼虫在粮粒内部蛀食,把粮粒蛀成空洞,导致粮食重量减轻、品质下降,发芽率降低,易引发粮食发热霉变。
主要危害玉米、小麦、大米等多种谷物。
赤拟谷盗 危害方式:成虫和幼虫喜欢群集,不仅取食破碎的粮食颗粒,还会在完整粮粒表面啃食,造成粮食破损,产生大量碎屑和粪便,分泌臭液污染食品,使食品带有不愉快气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它能危害面粉、大米、玉米、豆类等多种原粮和成品粮。
黑皮蠹 危害方式:幼虫耐饥力强,食性杂,常栖息在粮食表面或包装物缝隙中。
它们会蛀食禾谷类、豆类、油料等多种粮食及加工品,也会取食皮革、毛织品等。
被害的食品往往布满虫孔,严重时会被蛀成粉末状,失去食用价值。
蛾类 麦蛾 危害方式:成虫将卵产在麦粒的腹沟或胚部,孵化后的幼虫蛀入麦粒内部,在粒内发育成长,使麦粒形成空壳,严重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主要危害小麦、稻谷等粮食作物,尤其在仓储条件较差时容易大量繁殖。
印度谷螟 危害方式:成虫产卵于食品表面或包装缝隙处。
初孵幼虫先在食品表面吐丝结网,然后在网内取食,随着虫龄增长,会蛀入食品内部,造成食品结块、变质,产生异味。
它能危害多种谷物、豆类、坚果、果脯、巧克力等食品。
螨类 腐食酪螨 危害方式:通常在温暖潮湿环境下大量繁殖,以霉菌等微生物为食,也会取食粮食、油料、干鱼、干肉等食品。
螨类大量繁殖时会使食品变色、变味、发热、结块,加速食品腐败变质,还可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影响人体健康。
粉螨 危害方式:粉螨体型微小,喜欢聚集在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品上,如奶粉、干酪、糖果等。
它们通过取食和排泄等活动,污染食品,降低食品品质,而且其代谢产物和尸体碎片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皮疹等健康问题。
- 上一篇:产力包括
- 下一篇:喜跃抃舞什么意思?喜跃抃舞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