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泛水?简述屋面泛水的构造要点包括哪些?
泛水的定义 泛水是指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构造。
通俗来讲,就是为了防止屋面雨水沿立面墙缝渗漏到室内或墙体结构层内,在屋面与垂直墙面相交处采取的防水构造措施 。
比如在女儿墙、山墙、通风道、楼梯间及电梯机房等高出屋面的垂直面上,都需要做泛水处理。
屋面泛水的构造要点 基层处理 屋面与垂直墙面交接处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钝角,圆弧半径一般为50 - 100mm。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卷材在铺贴时能顺滑过渡,避免卷材因直角转折而空鼓、翘边,保证防水层的整体性和密封性。
基层表面应平整、干净、干燥,无松动、起砂、开裂等缺陷,以确保卷材与基层能牢固粘结。
卷材铺贴 卷材应满粘在基层上,且从屋面平面向上铺贴至垂直墙面上,高度不应小于250mm。
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高层建筑,泛水高度可能要求更高,以增强防水效果,防止雨水倒灌。
卷材铺贴时要注意压实、赶平,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卷材与基层紧密贴合。
相邻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搭接处要严密,防止渗漏。
收头固定 卷材在垂直墙面上的收头必须固定牢固,防止卷材翘边、脱落。
常见的做法是将卷材收头压入预留的凹槽内,凹槽距屋面找平层高度不宜小于250mm,然后用水泥砂浆或密封材料将凹槽嵌填密实。
也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卷材收头,并用密封材料封严钉眼,确保防水的可靠性。
附加增强层 在泛水部位应增设附加增强层,一般采用与防水层相同材质的卷材或防水涂料。
附加增强层可有效提高泛水部位的防水性能,增强防水层的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附加增强层在平面和立面上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铺贴时要注意与防水层紧密结合,不得有空鼓、翘边等现象。
保护层设置 泛水部位的防水层完成后,应设置保护层,以保护防水层免受外界因素的破坏,如紫外线照射、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
对于采用卷材防水的泛水,可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材料做保护层;对于涂料防水的泛水,可涂刷保护涂料或粘贴防护层材料。
保护层应覆盖均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 上一篇:什么是抢救运动,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滚球法,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