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易错PCR技术与常规PCR技术的异同点。
易错PCR(error-prone PCR)技术与常规PCR技术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如下: 相同点 基本原理:二者均基于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以DNA双链的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实现特定DNA片段的指数式扩增。
在变性阶段,双链DNA在高温下解开成为单链;退火时,引物与模板单链DNA结合;延伸阶段,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沿着模板合成新的DNA链。
反应体系组成:都需要模板DNA、引物、DNA聚合酶、dN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液等基本成分。
模板DNA提供了待扩增的目标序列;引物决定了扩增片段的特异性;DNA聚合酶催化DNA合成;dNTP作为合成DNA的原料;缓冲液则为反应提供适宜的化学环境,保证反应顺利进行 。
不同点 目的 常规PCR技术:旨在高保真地扩增特定的DNA片段,尽可能准确地复制原始模板,以获得大量与模板序列一致的DNA产物,用于基因克隆、测序、诊断等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强调扩增产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易错PCR技术:有意在PCR扩增过程中引入可控的错误,使扩增产物的DNA序列发生随机突变,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样性的基因突变体库。
该技术主要用于蛋白质工程领域,通过筛选这些突变体,期望获得具有新的或改进功能的蛋白质。
反应条件 常规PCR技术:追求高保真度的扩增,通常使用高保真的DNA聚合酶,并且严格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离子浓度等条件,以确保DNA聚合酶能够准确地识别模板并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减少碱基错配的发生。
易错PCR技术: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增加DNA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的错误率。
例如,改变dNTP的浓度比例(如提高Mg²⁺浓度、降低dNTP的平衡浓度),使用低保真度的DNA聚合酶,或者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些化学诱变剂等,使DNA聚合酶在合成DNA时更容易出现碱基错配,从而引入更多的突变。
产物特点 常规PCR技术:产物的序列与原始模板高度一致,仅有极低概率因DNA聚合酶自身的错误率而产生少量突变,产物相对均一,可用于后续对特定基因的准确分析和操作。
易错PCR技术:产物是一系列具有不同突变位点和突变程度的DNA混合物,形成一个包含多种基因突变体的文库,这些突变可能导致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为筛选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质提供丰富的素材。
- 上一篇:“电子乌托邦”概念指的是一种什么倾向?
- 下一篇:沙司多芬的主要成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