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提尔西特和约》,名词解释定义是?
《提尔西特和约》是1807年拿破仑一世同战败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分别签订的条约 ,地点在当时普鲁士的小镇提尔西特(位于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苏维埃茨克市)。
主要内容及影响如下: 法俄和约:俄国承认法国在欧洲所占领的土地,承认拿破仑的弟弟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等;俄国加入大陆封锁体系,与英国断绝外交和贸易关系;同时,拿破仑同意俄国在瑞典和土耳其方向自由行动,暗示俄国可以进一步扩张领土。
这实际上划分了法国和俄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暂时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法普和约:普鲁士丧失了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其中大部分被划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由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统治)以及华沙大公国(受法国保护)。
普鲁士领土面积缩减一半以上,人口也大幅减少;此外,普鲁士还需向法国支付巨额赔款,在赔款付清之前,法国军队将驻扎在普鲁士境内。
这使得普鲁士国力遭到极大削弱,沦为法国的附庸。
《提尔西特和约》标志着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霸权达到顶峰。
不过,该和约对普鲁士等战败国造成了沉重打击,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为后来反法同盟的重新兴起和拿破仑帝国的最终覆灭埋下了伏笔。
- 上一篇:“沬”与“頮”、“靧”是()。
- 下一篇:《三家巷》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