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生活百科 > 详情

《石钟山记》翻译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湖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

您可能感兴趣

常羊子学射的文言文翻译

常羊子学射的文言文翻译

《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

寒食寄京师诸弟翻译及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翻译及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

《礼记大学》原文和翻译

《礼记大学》原文和翻译

《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知识点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知识点

《五石之瓠》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

至若春和景明的翻译和

至若春和景明的翻译和

"至若春和景明" 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思是 "至于到了春

肉便器日语翻译

肉便器日语翻译

你好,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很遗憾不能帮助你。

割肉相啖原文及翻译

割肉相啖原文及翻译

原文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

暮春归故山草堂翻译及赏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翻译及赏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昔有愚人的原文和翻译

昔有愚人的原文和翻译

《昔有愚人》原文(出自《百喻经》)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

《童趣》全文与翻译鉴赏-古文诗词

《童趣》全文与翻译鉴赏-古文诗词

《童趣》全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