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谐音故事
以下为你提供几则有趣的汉字谐音故事: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想要和学识渊博的孔夫子比试学问。两人约定通过对对子来分高下。
年轻人首先出了上联:“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 他这话暗藏玄机,表面说农作物,实则暗讽在场的人都是平庸之辈,想看看孔夫子如何应对。
孔夫子听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指着旁边堆积如山的书籍,对出下联:“诗书礼易春秋,皆是正经,何必分出上下!”
众人听了,纷纷拍手叫绝。然而年轻人并不甘心就此认输,又生一计,要和孔夫子比猜谜语。孔夫子欣然答应。年轻人说道:“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
孔夫子略加思索,便笑着回答:“我也有一物分两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
周围人都听得一头雾水,年轻人却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又输了一筹。原来两人的谜底都是“鲜”字。
后来有人打趣说,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但实际上,在这些比试中,孔夫子凭借智慧从未真正“输”过,只是借这个歇后语幽默地表达罢了。
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这是关于明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金圣叹的故事。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判处死刑。
临刑前,他想见见自己的孩子,官府同意了他的请求。儿子前来探监,父子相对,泪如雨下。
金圣叹虽心中悲痛万分,但为了安慰儿子,他强忍着泪水,故作轻松地吟出一句上联:“莲(怜)子心中苦”。
儿子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哭泣。金圣叹望着儿子,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出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
此联一语双关,“莲”谐音“怜”,“梨”谐音“离”,既描绘了莲子的苦涩、梨子的酸味,又巧妙地表达出自己对儿子深深的怜惜以及即将分离的痛苦心酸。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蚊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是南方人,口音和北方人不同,把“竹竿”听成了“猪肝”。于是,他连忙跑到肉店,对老板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赶紧切好,我这就带回去。”
老板是个聪明人,一听是县太爷要,不敢怠慢,马上照做,还额外送了一副猪耳朵。
师爷拎着猪肝和猪耳朵往回走,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县太爷肯定会夸奖自己办事得力。
回到衙门,师爷把猪肝交给知县,知县一看,大怒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以为县太爷问的是猪耳朵,连忙从口袋里掏出,说:“耳朵在此!耳朵在此!” 引得周围的人忍俊不禁。
- 上一篇:矛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
- 下一篇:鞍前马后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