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木图片 接骨木的功效与作用
接骨木别名扦扦活、马尿稍、公道老等,属忍冬科接骨木属。原产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广泛分布。接骨木枝叶繁茂而秀丽,春日白花盛开,夏秋丹果盈树,是良好的观赏树种。
接骨木图片
接骨木图片
一、盆土
接骨木对于栽培的土壤要求是很低的,只要用的土粘性不是太大,且有一定的排水透气性就可以。不过,花盆的大小要掌握好,尽量不要选择过大或过小的盆。还要在花盆里放上一层小瓦片,能让盆土更排水。
二、阳光
相对来说,它是喜欢阳光,养殖期间应给予植株长时间的阳光沐浴。若是光照不足的话,它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还会阻碍它正常开花。 三、水分
在它生长的时候要做好补水工作,因为它在生长期间需水量是比较大的,要在土壤微微干燥的时候就及时浇水。在雨季时要注意,排水工作是不能忽视的,避免花盆里面出现多余的积水,盆土太潮湿的话,就会伤害它的根系。
四、施肥
植株处于生长旺盛期间,是需要给它适当施肥的,在没有开花的时候主要是用氮肥,开完花之后可以使用磷钾肥。不管是用什么肥料,浓度都不能太高,不然就很容易烧根。 五、注意事项
这类植株的生长能力非常的顽强,所以要不定期的进行剪枝,主要就是将生长的不健康的枝条修剪掉,比如病枝、弱枝、枯枝。
接骨木有20个品种,都产于亚热带及北半球的温带大部,中国引进的品种较少,大概有五种。接骨木主要品种有加拿大接骨木、陆英、西洋接骨木。近年有人从国外引种了一些接骨木,有“金叶”接骨木、“金羽”接骨木、“紫云”接骨木、“花叶”接骨木。
加拿大接骨木图片
该品种生长于北美洲的东部,是“金叶”接骨木的母本,叶片呈金黄色而得名。
西洋接骨木图片
该品种又叫接骨草,生长于长江流域以及西北东部地区一带,喜湿润,湿润区常见该品种的生长。
该品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南欧,北非乃至西亚地区。该品种是“紫云”接骨木和“花叶”接骨木的母本。“紫云”接骨木的叶片两面光滑,初生的新叶呈现黄绿色,后期变成暗紫色,浆果为紫黑色。“花叶”接骨木叶片边缘呈银白色,内部也有银白色的花纹,像花朵绽放一般,该浆果呈黑紫色。
接骨木(学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属落叶灌木,高达4米。茎无棱,多分枝,灰褐色,无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密集成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花萼钟形,5裂,裂片舌状;花冠辐射状,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上,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浆果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丛、沟边、路旁、宅边等地。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接骨木
(《唐本草》)
【异名】木蒴藋(《唐本草》),接骨草(《履巉岩本草》),续骨木(《纲目》),扦扦活(《本经逢原》),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汪连仕《采药书》),铁骨散(《植物名实图考》),接骨丹(《草木便方》),七叶金、透骨草(《福建民间草药》),接骨风(《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茎枝。
【植物形态】接骨木,又名:戳树、蒴树、公道老树、大叶接骨木、大叶蒴藋、舒筋树、樟木树。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4~8米。茎无棱,多分枝;枝灰褐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通常具小叶7枚,有时9~11枚,长卵圆形或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无毛。顶生的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的圆锥花序,直径6~9厘米;花白色至淡黄色;花萼钟形,裂片5,舌形;花冠合瓣,裂片5,倒卵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上,与裂片互生,短于花冠。浆果状核果近球形,黑紫色或红色,具3~5核。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长于向阳山坡或栽培于庭园。分布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及根皮(接骨木根)、叶(接骨木叶)、花朵(接骨木花)均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药材】干燥茎枝,多加工为斜向横切的薄片,呈长椭圆状,长2~6厘米,厚约3毫米,皮部完整或剥落,外表绿褐色,有纵行条纹及棕黑点状突起的皮孔;木部黄白色,年轮呈环状,极明显,且有细密的白色髓线,向外射出,质地细致;髓部通常褐色,完整或枯心成空洞,海绵状,容易开裂。质轻,气味均弱。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此外福建、四川、广西、浙江等地亦产。
同属植物毛接骨木、无梗接骨木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
【药理作用】接骨木煎剂灌胃20克(生药)/公斤,对小鼠(热板法)有镇痛作用,作用强度次于吗啡,优于安乃近,服药后的小鼠呈安静状态。同属植物无梗接骨木的水或醇提取物对小鼠注射有利尿作用,此作用并非由其中所含的无机盐引起;利尿同时常导致小鼠下泻。
【性味】甘苦,平。
①《唐本草》:"甘苦,平,无毒。"
②《本草拾遗》:"有小毒。"
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①《唐本草》:"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为浴汤。"
②《千金翼方》:"打伤痕血及产妇恶血,一切血不行或不止,并煮汁服。"
③汪连仕《采药书》:"行血败毒,洗一切疮疥、鬼箭风。"
④《百草镜》:"治跌扑痈肿。"
⑤《现代实用中药》:"为镇痛药。治手足偏风及风湿腰痛,骨间诸痛,四肢寒痛,脚肿。又跌伤骨痛、风疹、汗疹等为浴汤料。"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孕妇忌服。
《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选方】①治打损接骨:接骨木半两,好乳香半钱,赤芍药、川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末,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枘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
②治肾炎水肿:接骨木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漆疮:接骨木茎叶四两,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⑤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名家论述】《本草新编》:"接骨木,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独用之以接续骨节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但宜生用为佳。至干木用之,其力减半,炒用又减半也。"
【附】 接骨木以功能接骨而得名,但现在临床上还用它来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疹瘙痒等症。
提醒您:接骨木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接骨木图片
- 上一篇:红景天图片 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下一篇:知母图片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