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图片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知母图片
知母基本介绍
知母,干燥根状茎为著名中药,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有“毛知母”与“知母肉”之分。最主要产区在河北。中药别名:兔子油草、大芦水、妈妈草、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等。
形态特征
知母(拉丁学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也叫毛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
生长习性
生长习性:春季萌发生长,立冬节令枝叶枯萎,采挖其地下串生肉根。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原生在剑川海拔2000米以上的背阴湿润沙土地带,土著白语名称“根栽子”(gen zai zi),植株高120至160厘米左右,株干呈四梭形,节间相距约2厘米,每节长4片叶、呈十字形对生,叶基部环绕株干开芝麻花形白色絮状,不结籽,植物 分类学归于唇形科地瓜属。
地理分布
知母适应性强,喜阴、耐湿、耐寒、不怕瘠薄,生命力极强,多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草丛或草原地带,常成群生长。
栽培:知母主产河北省安国市(安国市和博野县两个种植基地迅速向周边县扩散,定州、深泽、安平、里县,其中河北博野的杜各庄、徐营、屯庄三个自然村最为集中。)、安徽省亳州市(亳州知母主要种植在谯城区十九里镇马老家一带,赵桥、十八里、五马、谯东等乡镇也有种植。),形成了中国知名的两个种植基地。
野生毛知母主产地河北张北、易县、赤城、来源、阜平;山西榆社、五台、代县、寿阳;内蒙古扎鲁特旗、西乌珠穆、东台珠穆、林西、科尔左中旗、阿荣旗;辽宁铁岭、阜新等地亦有分布。
知母也叫作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知母是知母的干燥根茎,在春秋两季的时候人们采挖知母的根茎,去除根须和杂质泥沙,晒干就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了。知母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知母图片
知母的药用价值和药方介绍
知母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知母属于寒性的药物,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效。知母用于治疗烦热消渴、骨蒸痨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知母还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治热病烦渴
经常因为热病导致的口干口渴,可以服用知母去除热病烦渴。知母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清泻肺火
肺热咳嗽、上火的人们用知母可以清楚肺火止咳,知母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滋肾阴
知母有非常好的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骨蒸潮热。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滋阴润燥
秋季食用知母可以滋阴润燥,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知母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知母的药方
1、知母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水煎服。(《伤寒蕴要》)
2、知母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切)一升,石膏四两(碎)。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延年方》知母鳖甲汤)
3、知母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4、知母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知母图片
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炮)。
用法: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功效: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
知母有非常高的药效,经常上火、肺热咳嗽、内热消渴、干燥口渴等人群是非常适合服用知母的。知母有滋阴润燥的功效,但是知母也有很多的副作用。比如知母不适合多吃,不然会导致腹泻,知母还不适合阳痿人群食用,对于外干风寒没有消除、腹泻痢疾等人群更是不适合的没打架一定要牢记这样的注意事项。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知母也可称为连母、赤母、穿地龙,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去火,滋阴润肺的常见中草药材,在临床上广泛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热病,以下来详细了解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1
知母
别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知母的基本介绍
知母,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
知母图片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味苦,性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1、治热病烦渴
用于热病烦渴。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清泻肺火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3、滋肾阴
用于骨蒸潮热。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4、滋阴润燥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本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知母的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2
知母,寒,味微苦,甘,属清热利湿之品,知母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去火,滋阴润肺的中药,也可称为连母、赤母、穿地龙等,下边详述知母的药效及作用,具体用法如下:1.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燥渴不欲食,盗汗方的用法及禁忌。
知母的功效和功用
一知母治肺虚咳喘咳血。
知母具有治疗肺痹咳咳咳咳血的功效,可将知母与酒60克,炒黄柏混和,互研为粉,炼蜜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50粒,空腹服下。
知母热疟。
知母具有治热疟的功效,可与知母15克,白芍6克,熟石膏15克三味药混合煎服。
三知母治燥渴,不欲食。
知母对燥渴不欲食者有滋补作用,可与知母20克,熟石膏40克,山参15克,甘草12克等四味中药材调配,互相研为粗末,每次以水煎20克,趁热服食。
知母治盗汗。
盗汗者用知母3.3g炒黄柏3.3g,炙甘草1.5g,这三味中药材均可研成粗粉,放入开水200ml煎至100ml,分3次服。
知母的忌讳
当使用知母时,可单独使用知母,也可与熟石膏、黄柏、沙参、川贝、麦冬、天花粉、粉葛根、柴胡、地黄、五味子等中药搭配使用,也可将知母与脾胃虚弱人群搭配使用;便秘者禁服知母;肺中寒咳者、肾气不固者禁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3
1、清热解毒
知母味道很苦然后性寒,质地润泽。苦寒之味可以帮助人们清热去火,而质润能够帮助人体润燥生津。经常患外感风热的患者人群,可以服用定量的知母,辅助石膏一并使用,效果更佳。
2、润肺泻火
知母主要是治肺经的,能够滋润肺部,常用于治疗热咳,也就是喉咙里有黄痰的类型。搭配川贝一同煎制药汁,效果更佳。假如是配上杏仁,则可以治疗咳喘气急。
3、滋阴
知母还入肾经,帮助阴虚经常盗汗心烦的患者人群,经常配上黄柏与生地黄等药材食用,比如知柏地黄丸。知母的功效是帮助滋阴润燥,经常搭配生地黄,玄参等。
4、抗菌效用
经过医学上的一些实验证明,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等一些常见的细菌菌群,有较强的抑郁作用,而且知母中有一种水溶性皂甙,可以对结核杆菌,特别是对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5、降血糖
在实验室给小兔子注射知母干浸膏后,发现对实验的兔子血糖毫无影响。在临床上醇提取物会引起短暂性的高血糖,然而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指数。因此知母对降血糖有着辅助作用,血糖高的患者可以适量服用知母进行降血糖。
服用禁忌:
一、不宜多食
知母不可以过量摄入,服用过度就容易对消化系统造成困扰,有很大概率会出现腹泻的情况。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肠胃受凉出现的拉肚子情况,这就得不偿失了。
二、肾虚寒底的人群不宜食用
两种病患人群尽量不服用知母:一是患者出现的咳嗽是干咳为主,没有痰液的困扰;二是肾虚的病患。中医在把脉的时候如果发现患者的脉象较弱,则也不宜给他开带有知母的药方。
三、脾胃虚寒的患者不能食用
脾胃虚热的患者人群如果误用了知母,则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还会出现食欲降低,对饭食没有兴趣的情况。这样反而会对病患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能让脾胃虚寒的患者食用知母。
- 上一篇:接骨木图片 接骨木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垂盆草图片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