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植树节手抄报资料及内容
2024 植树节手抄报资料及内容 一、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近代植树节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
19 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 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 4 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最初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 1915 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
1928 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 3 月 12 日。
新中国成立后的 1979 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二、植树的好处 保护环境 净化空气:树木就像大自然的空气净化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一棵成年大树一天可以吸收约 10 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约 7 公斤氧气,足够一个人一天的呼吸所需。
同时,树木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花粉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减少空气污染,让我们呼吸到更清新健康的空气。
调节气候:森林对气候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树木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促进降雨。
而且大片的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空调系统,夏天能吸收太阳辐射,降低气温;冬天则能阻挡冷空气的侵袭,起到保暖的作用,使局部地区的气候更加宜人。
防止水土流失:树木的根系非常发达,它们像坚固的锚一样深深扎根于土壤中,能够紧紧抓住土壤,防止雨水冲刷导致的土壤流失。
在山区和河流附近,树木对于保持水土、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护生态平衡 提供栖息地:森林是众多动植物的家园,为它们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各种各样的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都依赖树木生存。
许多珍稀物种更是离不开特定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这些生物的生存空间,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生态循环:树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的落叶和枯枝经过分解后,成为土壤中的有机肥料,滋养着其他植物的生长。
同时,树木与周围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
三、植树小知识 选树: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
比如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杨树、柳树、松树等耐寒性强的树种;在南方,则可以种植樟树、榕树、桂花树等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树种。
还要考虑树木的用途,是用于观赏、防风固沙还是木材生产等。
挖坑:树坑的大小和深度要根据树苗的根系大小来确定,一般树坑直径应比树苗根系直径大 30 - 40 厘米,深度比根系长度深 20 - 30 厘米。
挖好的树坑要上下口径一致,呈圆筒状,这样有利于树苗根系舒展。
栽种:将树苗放入树坑中央,使其根系舒展。
一人扶正树苗,另一人往树坑内填土。
填土至一半时,轻轻向上提一提树苗,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继续填土,填至略高于地面。
填土后用脚踏实,保证树苗稳固。
浇水:栽好树苗后要及时浇水,第一次浇水要浇透,让土壤充分吸收水分,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之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四、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节不仅仅是一个种树的节日,它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要重视环境保护,意识到树木对于人类生存和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植树活动,能够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同时,植树造林也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为我们的地球增添绿色,为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关于植树节的名言警句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中国谚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 大地回春,植树造林正当时!——佚名 六、植树节的诗歌 《植树节》 三月,是春天的季节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们迎来了植树节 扛起锄头,拿起树苗 走向那片期待绿色的土地 种下希望,种下生命的歌谣 看那小小的树苗 在春风中轻轻舞蹈 它带着我们的憧憬 扎根在这片广袤的怀抱 浇水施肥,悉心照料 盼望着它快快长高 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绿涛 让鸟儿在这里筑巢 让松鼠在枝头欢跳 让大自然充满生机与欢笑 植树节啊,绿色的符号 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 让地球母亲,永远青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