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史通义》,名词解释定义是?
《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由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著。
以下为详细介绍: 成书情况:该书始撰于乾隆三十六 年(1771 年),直至嘉庆六年(1801 年)作者去世尚未全部完成。
它是章学诚一生精力所萃之作,书中融合了其对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深刻见解 。
内容架构:包含内篇五卷、外篇三卷。
内篇主要论述史理,涉及对史学观念、史书编纂方法、史家修养等诸多重要史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外篇则多为方志学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方志的性质、作用、编纂原则和方法等,对方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核心观点 “六经皆史”:这是《文史通义》最为著名的观点。
章学诚打破了以往将儒家经典神圣化、与历史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认为六经是古代先王经世致用的政典,是当时历史的记录,强调了历史与学术的紧密联系,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
注重史意:他主张史家应超越单纯的史实记载,深入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义理”,即所谓“史意”,倡导史学家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史料的罗列与整理。
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当时学界脱离实际的繁琐考证之风,提倡学术研究要关注现实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治理,体现出务实的学术态度。
学术价值:《文史通义》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它系统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观点,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学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 上一篇:师心自用什么意思?师心自用怎么读?
- 下一篇:LTI系统的特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