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学习成长 > 详情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正数、负数和 0,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明确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0。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尤其是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和应用。

体会 0 在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分界作用。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温度、海拔高度等,让学生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温度计等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探索负数的奥秘。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重点展示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地的气温情况,如哈尔滨 -15℃~ -3℃,北京 -5℃~ 5℃,上海 0℃~ 8℃。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温度数据,提问:“这里出现了一些新的数,你们见过吗?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负数。

 

探究新知(20 分钟)

认识正、负数

结合刚才的气温数据,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像 5、8 这样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加“ + ”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 -15、 -5 这样小于 0 的数叫做负数,负数前面必须加“ - ”号。

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正数和负数,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正、负数的读写

教师示范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如“ +5”读作“正五”,“ -5”读作“负五”。

学生进行读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读法和写法。

 

理解负数的意义

借助温度计模型,直观展示温度的变化。以 0℃为分界点,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让学生明白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负数,如海拔高度(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收支情况(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等,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明确 0 的性质

组织学生讨论:0 是正数还是负数?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巩固练习(15 分钟)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读出或写出题目中的正、负数,巩固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判断下列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3.5、 0、 -1.8、 100、 -99,加深学生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应用练习

填空:某山峰比海平面高出 1536 米,记作( )米;某盆地比海平面低 200 米,记作( )米。

生活中的数学:小明向东走 20 米记作 +20 米,那么他向西走 30 米记作( )米。如果小明的位置是 -10 米,说明他向( )走了( )米。

 

 

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负数的意义、正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 0 的性质。

 

布置作业(5 分钟)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负数,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负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掌握了负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 0 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直观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抽象的负数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负数知识。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准确识别负数,理解负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具体含义。

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读写规则,能正确读写正、负数。

能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理解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经历从具体生活实例中抽象出负数概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理解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实际意义,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以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逐步引出负数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在数轴上标注正、负数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正、负数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负数实例、数轴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5 分钟)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向东走和向西走,收入和支出等。那么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20 分钟)

负数的引入

展示一些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如存折上的存入和支出记录(存入 500 元记作 +500 元,支出 200 元记作 -200 元)、电梯的上升和下降(上升 3 层记作 +3 层,下降 2 层记作 -2 层)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讲解负数的概念,强调负数是用来表示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正、负数的读写

讲解正、负数的读写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如 +7 读作“正七”, -9 读作“负九”,让学生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轴,讲解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一些正、负数,如 +2、 -3、 0 等,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正、负数的位置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在数轴上,正数和负数分别在原点的哪一侧?从左到右,数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以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巩固练习(15 分钟)

填空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如果向东走 10 米记作 +10 米,那么向西走 15 米记作( )米;如果盈利 200 元记作 +200 元,那么亏损 50 元记作( )元。

 

判断对错

所有的正数都大于负数。( )

0 是最小的正数。( )

-5 比 -3 大。( )

 

在数轴上表示数

给出一些数,如 +4、 -1、 -6、 3 等,让学生在数轴上准确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课堂总结(5 分钟)

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负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在数轴上的表示等。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布置作业(5 分钟)

书面作业: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正、负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至少三个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并说明其表示的实际意义,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负数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时,结合生活实例和数轴操作,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在巩固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在数轴上表示数以及比较数的大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在引导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深刻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准确运用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0。

能根据给定的情境,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经历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及应用。

明确 0 在正数和负数中的特殊地位,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0。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在不同情境下的实际意义,能灵活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正、负数在运算中的含义和规则,能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分析等活动,探究负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负数的产生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

展示冬天天气预报的图片或视频,呈现各地不同的气温情况,如长春 -20℃,海口 25℃等。

提问学生:“这里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20℃和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负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0 分钟)

负数的意义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海拔高度、楼层、水位变化等,思考负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负数是表示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正、负数的读写

教师讲解正、负数的读写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如 +12 读作“正十二”, -3.5 读作“负三点五”。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正、负数的读写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读写方法。

 

0 的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 0 与正数、负数的关系,提问:“0 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入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巩固应用,拓展提升(15 分钟)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判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巩固负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拓展练习

给出一些较复杂的生活情境问题,如股票涨跌、水库水位变化等,让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相关数据,并进行简单的计算。例如:某股票周一上涨 2 元,周二下跌 1.5 元,若上涨记为“ + ”,下跌记为“ - ”,则两天后该股票的价格变化如何表示?

 

实践应用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测量教室里的温度,并以教室温度为标准,记录高于或低于标准温度的数值,用正、负数表示出来。然后计算小组内各成员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进一步体会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总结归纳(5 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包括负数的意义、读写方法、0 的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5 分钟)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正、负数知识解决问题。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记录一周内家庭的收支情况,用正、负数表示,并制作成简单的表格,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负数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对正、负数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更加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

精选课题总结范文五篇

精选课题总结范文五篇

课题总结(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精选数学日记范文30篇

精选数学日记范文30篇

数学日记(一) [日期] [星期] [天气]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妈妈

篮球教案模板(范文3篇)

篮球教案模板(范文3篇)

篮球教案模板(一)篮球基础教学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范文3篇)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范文3篇)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一)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持续成长和进步对于教育教

期中考试后感受作文(范文3篇)

期中考试后感受作文(范文3篇)

《期中考试后》期中考试的硝烟刚刚散去,成绩也已尘埃落定。面对这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3篇)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3篇)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一)一、引言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衡量教学效果和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范文3篇)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范文3篇)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一)《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经典散文,描绘了

关于友谊的英文作文(范文3篇)

关于友谊的英文作文(范文3篇)

FriendshipFriendship i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things in l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范文3篇)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范文3篇)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一)《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书中

双创工作总结20篇(范文3篇)

双创工作总结20篇(范文3篇)

双创工作总结(一)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