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早期症状,该如何预防胆囊炎的发生?
本文目录
1、什么是胆囊炎?
2、患上胆囊炎身体会有哪些症状呢?
3、胆囊炎不能吃哪些?
4、哪几类人胆囊易生病?
5、该如何预防胆囊炎的发生?
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就是胆囊出现了炎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根据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胆囊疾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如果一旦发现自己胆囊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上胆囊炎身体会有哪些症状呢?
急性胆囊炎
1上腹部疼痛:刚刚开始只是上腹胀痛不舒服,随着病情的发展导致出现阵发性绞痛,经常在晚上发作,饱餐、油腻食物进食过多经常导致发作。疼痛感发展到右肩、肩胛和背部。若病情继续发展,疼痛感会持续性、阵发性加重。
2、恶心、呕吐:疼痛发作的时候还会有恶心、呕吐,但是该症状不严重。
3、发热:发热患者一般体温在38℃左右,一般是无高热无寒战,如果病情一直发展,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
4、黄疸:有些患者会有轻度黄疸的现象,可能是胆囊内结石排人胆总管引起阻塞造成。
慢性胆囊炎
很多慢性胆囊炎患者没有急性发作史,一般是在吃饱饭或者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而导致出现腹胀、腹痛,疼痛程度不同,一般是右上腹部,可以牵引到右肩背部,很少会出现畏寒、高热或黄疸等情况,但是会有恶心、呕吐。
胆囊炎不能吃哪些?
1、酸性食物
醋、杨梅、山楂、柠檬等酸性食物可刺激胃及十二指肠分泌胆囊素,从而引起胆囊收缩,诱发胆绞痛。
2、过冷过热的食物
过烫的食物或汤水,过冷的食物,如冰激凌、冰镇饮料、以及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食入后会导致胆道括约肌的痉挛,从而引起胆囊区的隐痛或绞痛。因此胆囊病患者应禁食过冷过热的食物。
3、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茶、咖啡、辣椒、芥末、胡椒、花椒等均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分泌物增多,使缩胆囊素增加,导致胆道、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受阻而诱发胆绞痛,所以应禁食。
哪几类人胆囊易生病?
1、喜欢油腻食物、肥胖、脂肪肝、“三高”、不喜欢运动、经常不吃早餐和胆囊结石家族史等。都是造成胆囊结石的主要发病因素。
2、肥胖: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会引起肥胖者血液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导致胆固醇容易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3、不吃早餐:胆囊会定时排空,胆汁在胆囊里存在的时间很短,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形成结石。前一天的晚餐到第二天早餐相隔的时间长,不吃早餐就胆汁分泌减少,会使胆汁停留在胆囊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了结石的发生风险。
4、节食减肥:节食减肥就跟不吃早饭道理是一样的,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不足,不能有效刺激胆囊里胆汁的排出,也会容易长结石。
5、女性,雌性激素在女性体内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身体会越来越肥胖,血液中和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易患上胆结石。
6、多次经历生育的女性,女性怀孕之后体内胆固醇含量已大幅度提高,加快脂肪合成速度,脂肪分解却有所减少。怀孕次数越多,患胆结石的风险就越高。
7、40岁以上的人,进入40岁后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脂肪代谢合成远远超于脂肪分解,从而造成身体肥胖。上了年纪后胆囊功能能也逐渐减弱,再加上胆道蠕动减少,从而引起胆囊炎和胆石症。
该如何预防胆囊炎的发生?
1、按时就餐,很多胆囊炎病例都是因为长期不规律的饮食而引起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每天早中晚三餐按时进食,不要长时间处于空腹的状态,没有食物的刺激,胆汁不仅无法顺利排出,还会使浓度变高,容易析出晶体。
2、调整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促进结石的形成,平时要注意这类食物的摄入量,可以多吃一些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同时,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也可有效预防结石的发生,降低胆囊炎的风险。
3、注意个人卫生,平时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餐前便后,要正确清洗双手,避免细菌跟随食物进入到体内,从而造成细菌感染。并且还要注意食物的清洁,以及生肉和熟食的摆放位置,不要混放在一起。
4、多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还可以控制体脂,保持良好的身形,减少胆囊炎的发生。
- 上一篇:夜盲症如何治疗,如何护理夜盲症患者?
- 下一篇:胃热的症状如何去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