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海穴位图
位置 气海穴属于任脉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
简便取穴方法:可先找到肚脐(神阙穴)和耻骨联合上缘(曲骨穴),将两者连线分为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即是气海穴。
对于小儿而言,定位方法相同,但操作时要根据小儿体型适当调整手法力度。
解剖结构 气海穴浅层主要有腹壁浅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以及第11、12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以及第11、12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不过在小儿推拿应用中,重点关注穴位功能主治,而非详细的解剖层面操作。
功效作用 培元固本:气海穴被视为人体元气汇聚之处,刺激此穴位可以帮助小儿补充和巩固元气,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尤其适合体质虚弱、容易感冒、反复生病的小儿。
比如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喂养不当导致身体较为虚弱,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情况,通过按摩气海穴有助于改善体质。
行气活血:能促进小儿体内气血运行,使气血通畅。
对于小儿因气滞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例如小儿腹部着凉后出现腹痛、肚子胀气,按摩气海穴可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减轻疼痛和胀满感。
益肾固精:对小儿肾脏功能有一定的调养作用,有助于肾气的充足和稳固。
对于小儿遗尿、尿频等泌尿系统问题有辅助治疗功效。
特别是一些年龄稍大但仍存在夜间遗尿现象的小儿,按摩气海穴配合其他相关穴位,可起到补肾固摄的作用,减少遗尿次数。
按摩手法 揉法:操作者用手指指腹放在小儿气海穴上,以穴位为中心,做轻柔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揉动。
频率一般每分钟100 - 120次,每次操作3 - 5分钟。
操作时力度要轻柔,以小儿皮肤微微发红为宜,避免损伤小儿娇嫩的皮肤。
摩法: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在气海穴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有节律的抚摩。
摩动的速度较慢,每分钟约60 - 80次,每次操作5 - 10分钟。
摩法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各种体质的小儿。
注意事项 时间选择:最好在小儿进食后1 - 2小时进行按摩,避免在小儿过饱或饥饿状态下操作,以免引起不适。
一般建议在白天进行按摩,晚上临睡前不宜进行过于强烈的穴位刺激,以免影响小儿睡眠。
环境适宜:按摩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小儿着凉。
室内应安静、整洁,让小儿能够放松心情接受按摩。
皮肤状况:如果小儿气海穴部位的皮肤有破损、溃疡、皮疹等情况,应暂停按摩,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操作,防止感染。
个体差异:每个小儿的体质和对穴位刺激的反应不同,按摩时要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
如果小儿出现哭闹、抗拒等不适表现,应立即停止操作。
小儿气海穴位图(1)
小儿气海穴位图(2)
小儿气海穴位图(3)
小儿气海穴位图(4)
小儿气海穴位图(5)
小儿气海穴位图(6)
小儿气海穴位图(7)
小儿气海穴位图(8)
小儿气海穴位图(9)
小儿气海穴位图(10)
小儿气海穴位图(11)
小儿气海穴位图(12)
小儿气海穴位图(13)
小儿气海穴位图(14)
小儿气海穴位图(15)
小儿气海穴位图(16)
小儿气海穴位图(17)
小儿气海穴位图(18)
小儿气海穴位图(19)
小儿气海穴位图(20)
小儿气海穴位图(21)
小儿气海穴位图(22)
小儿气海穴位图(23)
小儿气海穴位图(24)
小儿气海穴位图(25)
小儿气海穴位图(26)
小儿气海穴位图(27)
小儿气海穴位图(28)
小儿气海穴位图(29)
小儿气海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