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穴位图 正面
以下为您介绍位于头部正面的一些常见穴位: 印堂穴 位置:在两眉之间。
功效:具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
常用于缓解头痛、眩晕、失眠、鼻炎等症状。
按摩时,一般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每次1 - 3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也就是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功效:可有效改善眼部疲劳、迎风流泪、眼睑跳动等问题,还对头痛、眉棱骨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通常采用按揉的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在穴位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揉动,每次约2 - 3分钟。
鱼腰穴 位置: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等眼部病症,也有助于缓解头痛、三叉神经痛。
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穴位,每次持续2 - 3分钟。
阳白穴 位置: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功效:能够改善头痛、眩晕、眼睑下垂、眼痛等症状。
按摩时,可用手指指腹点按该穴位,力度适中,以产生轻微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摩3 - 5分钟。
迎香穴 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功效:是治疗鼻塞、鼻渊、鼻衄、嗅觉减退等鼻部疾病的重要穴位,还可用于缓解面部麻痹、面痒等症状。
一般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1 - 2分钟,频率适中。
人中穴(水沟穴) 位置: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功效:具有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等功效。
在急救时,如昏迷、中暑、中风等情况下,常被用来刺激苏醒。
平时保健按摩时,用拇指指尖掐按穴位,每次10 - 15秒,可重复操作数次。
头部穴位图 正面(1)
头部穴位图 正面(2)
头部穴位图 正面(3)
头部穴位图 正面(4)
头部穴位图 正面(5)
头部穴位图 正面(6)
头部穴位图 正面(7)
头部穴位图 正面(8)
头部穴位图 正面(9)
头部穴位图 正面(10)
头部穴位图 正面(11)
头部穴位图 正面(12)
头部穴位图 正面(13)
头部穴位图 正面(14)
头部穴位图 正面(15)
头部穴位图 正面(16)
头部穴位图 正面(17)
头部穴位图 正面(18)
头部穴位图 正面(19)
头部穴位图 正面(20)
头部穴位图 正面(21)
头部穴位图 正面(22)
头部穴位图 正面(23)
头部穴位图 正面(24)
头部穴位图 正面(25)
头部穴位图 正面(26)
头部穴位图 正面(27)
头部穴位图 正面(28)
头部穴位图 正面(29)
头部穴位图 正面(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