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大多味涩,或为炭类,或质黏,故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各种出血病证而无瘀滞者。
因其性收涩,有留瘀恋邪之弊,故临证每多与化瘀止血药或活血化瘀药同用。对于出血有瘀或出血初期邪实者,当慎用之。

白及与白芨医古文通用,中国药典和中国植物志均采用白及。《本草纲目》释名: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及。因此,白及为正名。
来源:白及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切薄片。本品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以切面色白、角质样者为佳。生用。
相关名字:
甘根、连及草、臼根、白给、冰球子、白鸟儿头、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求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
产地: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
白及以个大身干,饱满色白,味苦,嚼之黏性重,质坚实者佳。
白及市场上流通的白及混淆品、伪品主要有“水白及”,另有黄精、玉竹、射干等充伪现象。“水白及”的基源植物主要有二叶独蒜兰、紫花美冠兰、毛梗兰等植物。水白及和白及很相似,但药效远不及白及。

伪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状(伪品多已经切成片,这样就不会看到三叉等鉴别点了,所以建议药店进货时直接购买白及个子,这样一眼就可以鉴别真伪。购买回来后可先用水润透,然后烘烤,最后打成粗颗粒),质地常见裂隙,易折断,断面可见纤维,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淡,嚼之无黏性。

云南习用品小白及:个头比白及小,根茎为不规则扁圆形,爪状分支不明显,表面黄褐色,较干瘪,直径约2cm,断面为黄棕色,呈不透明角质状,纵切面有显著的线段状白色条痕。
主治病证:
1.咳血,吐血,外伤出血
本品味涩质黏,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治体内外诸出血证。治诸内出血证,《吉人集验方》单味研末,糯米汤调服。因其主入肺、胃经,故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用治咳血,可配伍藕节、枇杷叶等药;用治吐血,可与茜草、生地、牛膝等煎服;用治外伤或金创出血,可单味研末外掺或水调外敷,或与白蔹、黄芩、龙骨等研细末,掺疮口上。
2.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烧烫伤
本品寒凉苦泄,能泄血中壅滞;味涩质黏,能敛疮生肌,为外疡消肿生肌的常用药。对于疮疡,无论未溃或已溃均可应用。若疮疡初起,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敷,或与银花、皂刺、乳香等同用,如内消散(《外科正宗》);若疮痈已溃,久不收口者,以之与黄连、浙贝母、轻粉等为末外敷,如生肌干脓散(《证治准绳》)。治手足皲裂,可以之研末,麻油调涂,能促进裂口愈合;治烧烫伤,可以本品研末,用油调敷,或以白及粉、凡士林调膏外用,能促进生肌结痂。
用法用量:煎服,6~ 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由于白及有加强乌头碱毒性作用,所以“十八反”中明确提出不宜与乌头同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联苄类、二氢类、联菲类成分,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苄类化合物及蒽醌类成分和酚酸类成分。
2.药理作用:本品有止血、促进伤口愈合、抗胃溃疡等作用。白及煎剂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的作用与所含胶质有关。白及粉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实验性犬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有明显治疗作用,可迅速堵塞穿孔,阻止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外漏并加大网膜的遮盖;对实验性烫伤、烧伤动物模型能促进肉芽生长,促进疮面愈合。另外还有抗肿瘤、抗菌作用。
延伸阅读:

其实,白及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美容消斑、减肥。
白及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还可治疗痤疮、体癣、疖肿、疤痕等皮肤病。《药性论》云其“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常单味或配方制成面膜、洗剂、糊状、霜剂等外用,如人参润肤霜、宫廷流传方、白及面膜等,也煮粥内服,坚持应用有肯定效果。

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生前常食核桃粥(其中有大豆、白及、核桃仁等),所以到老仍面容红润、肌肤光泽。用白及减肥,可取120克,配瘦排骨肉块120克、薏苡仁100克、绿豆或黑豆 100克、去皮切块冬瓜300克、枸杞10克制作药膳吃。先将薏苡仁和豆泡水4小时,然后将所有药料放入滚沸水中,以中火煲炖半小时,转小火再煲20分钟,关火前5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 上一篇:中药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中药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