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功效。部分药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重镇降逆、凉血以及祛风通络等功效。

根据平肝息风药的功效及主治的差异,可分为平抑肝阳药及息风止痉药二类。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性偏寒凉,具质重潜降之性,主入肝经,有平肝潜阳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证,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急躁易怒、少寐多梦等。部分平抑肝阳药兼有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又可用治肝火上攻之面红、口苦、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此外,本类药亦可用治肝阳化风之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之烦躁失眠。

在已知海洋生物中,有些不但是餐桌上的常客,而且也是一些药物的重要来源,中药、西药皆然。如石决明、珍珠、海螵蛸、昆布、海藻等皆是常用中药,这里要介绍的是一味人们十分熟悉的海鲜——生蚝,又称之为牡蛎。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牡蛎作为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除了牡蛎以外,尚有其他名称,如古贲、生蚝、蛎蛤、左顾牡蛎、海蛎子壳、蛎房、蚝莆、左壳等。这些名称从四个方面体现了古人对牡蛎的认识。

来源:牡蛎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本品气微,味微咸。以质坚硬、内面光洁、色白者为佳。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相关名字:又名牡蛤、蛎蛤、古贲、虫豪等称谓。牡蛎分两片,右壳平薄左壳较厚,老中医开方多写左牡蛎。

产地: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

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功效: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性状鉴别:

  长牡蛎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cm,高4~15cm。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陷深,鱗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气微,味微咸。

  大连湾牡蛎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鱗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鱗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

  近江牡蛎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的淡紫色。

  饮片 牡蛎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为不规则的碎块。白色。质硬,断面层状。气微,味微咸。

  煅牡蛎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为不规则的碎块或粗粉。灰白色。质酥脆,断面层状。

主治病证:

1.肝阳上亢,眩晕耳鸣

本品咸寒质重,入肝经,有与石决明类似的平肝潜阳之功,并能益阴,多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眩晕耳鸣之证,常与龟甲、龙骨、白芍等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热病日久,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则与龟甲、鳖甲、生地黄等同用,以滋阴息风止痉,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2.心神不宁,惊悸失眠

本品质重能镇,有重镇安神之功,用治心神不安,’晾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

3.瘰疬痰核,瘢瘕痞块

本品味咸,能软坚散结,治疗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如消瘰丸(《医学心悟》)。用治血瘀气滞之癞瘕痞块,常与鳖甲、丹参、莪术等药同用。

4.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

本品煅后有与煅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多种滑脱不禁之证。如治疗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疗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芡实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治疗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龙骨等同用;治疗崩漏、带下,又常与山茱萸、山药等配伍。

5.胃痛吞酸

煅牡蛎有制酸止痛作用,用治胃痛泛酸,可与海螵蛸、瓦楞子、海蛤壳等药同用。

牡蛎较少外用,如外用多为煅牡蛎,研成粉末状,治疗湿疹湿疮、疮疡久溃不敛,煅牡蛎有一定的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9~ 30g,先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生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煅用。

使用注意:

1.《本草经集注》:贝母为之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恶麻黄、茱萸、辛夷。

2.《本草经疏》:凡病虚而多热者宜用,虚而有寒者忌之,肾虚无火,精寒自出者非宜。

鉴别用药: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龙骨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牡蛎

龙骨与牡蛎均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作用,常相须为用,治疗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及各种滑脱不禁的病证。但龙骨主入心经,长于镇惊安神,且收敛固涩之功优于牡蛎,外用还能收湿敛疮;牡蛎主入肝经,平肝之功较著,又能育阴潜阳,可治虚风内动之证,味咸又有软坚散结之功,煅后还能制酸止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还含有铜、铁、锌、锰、锶、铬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碳酸钙( CaCO3)不得少于94.0%。

2.药理作用:本品有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抗肝损伤、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胃溃疡等作用。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

延伸阅读:

无论是作为食用的生蚝还是作为药用的牡蛎都有适应的人群和病证。如果体质虚寒特别是脾胃虚寒者出现腹痛、腹泻以及一些慢性胆囊疾病患者应当慎用,因为生蚝为海产品,性偏寒凉,不适用于寒性体质的人群和寒性病证。此外,由于生蚝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难以消化,需要胆汁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参与消化,如果胆囊本身有疾患,食用生蚝就有可能诱发或加重胆道疾病。即使可以食用生蚝,也不主张多吃。同时,对于一些腹胀、便秘的患者,应当慎用煅牡蛎。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药:根据安神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及养心安

中药全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全蝎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

中药冰片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冰片的功效与作用

开窍药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

中药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气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

开窍药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

中药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

中药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气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开窍药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

中药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药之息风止痉药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

中药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